“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食品產業依靠科技進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五年。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食品產業科技創新發展,依據《“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制定本規劃。
一、形勢與需求
(一)我國食品產業科技發展迅速,支撐能力明顯增強。
“十二五”期間,我國對食品科技研發的支持力度明顯增強,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制訂了一批新標準,建設了一批創新基地,培育了一批優秀人才,組建了一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食品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食品裝備行業整體技術水平顯著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有力支撐了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15年我國食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效益持續增長,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1.35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87.3%,年均增長13.4%。食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10.3%,利潤總額占12.6%,上繳稅金占19.3%。食品工業與農林牧漁業的總產值之比達1.11:1。食品產業不僅大量轉化了大宗農產品,也大幅度增加了農民收入和農業效益,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1. 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通過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發中心等,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創新隊伍,顯著增強了食品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在工業化連續高效分離提取、非熱加工、低能耗組合干燥等食品綠色制造技術裝備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解決了一批食品生物工程領域的前沿關鍵技術問題,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發酵劑與益生菌等;方便營養的谷物食品、果蔬制品及低溫肉制品等一批關系國計民生、量大面廣的大宗食品的產業化開發,大幅度提高了農產品的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
2. 食品產業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我國食品科技研發實力不斷增強,基礎研究水平顯著提高,高新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整體差距明顯縮??;在超高壓殺菌、無菌灌裝、自動化屠宰、在線品質監控和可降解食品包裝材料等方面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開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與先進裝備,食品科技支撐產業發展能力明顯增強;食品物流從“靜態保鮮”向“動態保鮮”轉變,在快速預冷保鮮、氣調包裝保藏、適溫冷鏈配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有效支撐了新興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
3. 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向好。
我國食品產業在食品安全監測檢測、風險評估、追溯預警、安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全面加強了食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發布了68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涵蓋1.2萬余項指標,初步構建起符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產品質量、規范食品進出口貿易秩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環境。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并保持向好趨勢,2010年食品質量抽查合格率94.6%,2015年合格率96.8%,其中,蔬菜及其制品合格率為95.6%,調味品合格率為96.9%,茶葉及其相關制品合格率為99.3%,酒類的樣品合格率為97.0%,食品總體合格率穩步提升。
(二)面對世界食品科技創新發展,挑戰形勢十分嚴峻。
全球食品產業已發生深刻變化,技術裝備更新換代更為頻繁,加工制造智能低碳趨勢更加多元,產品市場日新月異更趨豐富,科技創新驅動全球食品產業向全營養、高科技和智能化方向快速發展。
1. 不斷突破前沿技術培育食品新興產業。
食品生物加工、分子修飾、高效濃縮、質構重組、膜分離與冷殺菌及超低溫液氮急凍等前沿技術不斷突破為食品生物工程開發和先進制造提供了新途徑;“互聯網+”和智能互聯加工等新技術應用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依靠科技進步,全球食品產業向高品質、高技術、智能化和低碳化方向發展,并不斷推出創新產品,持續打造和培育食品新興產業。
2. 綠色加工低碳制造保障產業持續發展。
面對資源、能源及環境約束日益嚴峻的形勢,傳統的食品加工生產方式正經歷深刻的變化。高效分離、物性修飾、超微粉碎、非熱加工、組合干燥、蛋白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食品等現代食品綠色加工與低碳制造技術的創新發展,已成為跨國食品企業參與全球化市場擴張的核心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竭驅動力。
3. 智能互聯機械裝備支撐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食品裝備助推全球食品產業快速轉型升級。智能控制、自動檢測、傳感器與機器人及智能互聯等新技術大幅度提高食品裝備的智能化水平?;谌嵝灾圃?、激光切割和數控加工等先進制造技術全面提升了食品裝備的制造精度。規?;⒆詣踊?、成套化和智能化的食品裝備先進制造能力成為實現食品產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4. 品質監控全程追溯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食品危害物形成規律與控制機制研究,食品加工制造與物流配送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技術開發成為國際食品安全科技領域的研發熱點。食品品質變化新型評價和貨架期預測,快速精確和標準化的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高通量精準鑒別與監控,簡捷高效的溯源技術及全產業鏈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構建等成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
5. 智能高效全程冷鏈實現物流保質減損。
高效低碳制冷新技術、綠色防腐保鮮新方法、環境友好包裝新材料、智能化信息處理與實時監控技術裝備開發受到全球性的高度關注。構建“產地分級預冷-機械冷庫貯藏-冷藏車配送-批發站冷庫轉存-商場冷柜銷售-家庭冰箱保存”的全程冷鏈物流體系,保障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處于適宜環境條件,實現食品物流保質減損成為全球物流產業的共識。
6. 營養組學技術推進健康食品精準制造。
食品營養學研究從傳統的表觀營養向基于系統生物學的分子營養學方向轉變。以宏基因組學(人和腸道微生物DNA水平)、轉錄組學(RNA水平)、蛋白組學(蛋白質表達與修飾調控)和營養代謝組學技術為基礎的分子營養組學技術及其應用研究成為國際食品營養學領域的新熱點,為實現食品營養靶向設計,健康食品精準制造提出了新思路和新途徑。
(三)食品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創新驅動需求迫切。
面對全球食品科技的迅猛發展和世界性的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和可持續成為迫切任務。當前,我國食品科技研發投入強度不足,與世界第一食品制造大國的地位尚不匹配。食品科學基礎性研究相對薄弱,產業核心技術與裝備尚處于“跟跑”和“并跑”階段。面對食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需求,企業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明顯不足,產品低值化和同質化問題嚴重,國際競爭力仍然較弱。
1. 加工制造轉型升級迫切需要科技創新。
我國食品加工制造在資源利用、高效轉化、智能控制、工程優化、清潔生產和技術標準等方面相對落后,特別是在食品加工制造過程中的能耗、水耗、物耗、排放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尤為突出。深入研究與集成開發食品綠色加工與低碳制造技術,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推動食品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科技創新。
2. 機械裝備更新換代迫切需要自主研發。
我國食品機械裝備制造技術創新能力明顯不足,國產設備的智能化、規?;瓦B續化能力相對較低,成套裝備長期依賴高價進口和維護,食品工程裝備的設計水平、穩定可靠性及加工設備的質量等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全面提升我國食品機械裝備制造的整體技術水平,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實現食品機械裝備的更新換代迫切需要提升自主研發能力。
3. 質量安全綜合監控迫切需要技術保障。
食品安全是關乎國計民生和國際聲譽的熱點問題。我國在食品原料生產和加工與物流的過程管控、市場監控、質量安全檢測與品質識別鑒偽以及產品技術標準等方面尚存在明顯不足,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預警以及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產業鏈監控與溯源等工作剛剛起步,進一步增強食品質量安全的全產業鏈綜合監控能力迫切需要新技術保障。
4. 冷鏈物流品質保障迫切需要技術支撐。
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產業環節多,物流過程產品品質劣變和腐敗損耗嚴重,物流能耗偏高,標準化和可溯化程度低等問題突出。特別是面對“互聯網+”等新業態下的技術研發滯后,智能控制技術與裝備不完善,物流成本大幅度提高。全面推進食品物流產業向綠色低碳、安全高效、標準化、智能化和可溯化方向發展迫切需要新技術支撐。
5. 營養健康全面改善迫切需要科技引領。
我國在公眾營養健康上面臨著營養過剩和營養缺乏雙重問題,特別是體重超標與肥胖癥、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綜合癥類問題突顯。積極推進公眾營養健康的全面改善,不斷增強健康食品精準制造技術水平與開發能力,在營養均衡靶向設計與健康干預定向調控以及功能保健型營養健康食品與特殊膳食食品開發等方面迫切需要科技引領。
二、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改善公眾營養健康水平為目標。按照“問題導向、整體設計、科學布局、分類實施、突出重點、突破關鍵、防范風險、支撐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突破加工制造、機械裝備、食品安全、冷鏈物流、營養健康等重點領域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建立從食品生產源頭到餐桌全產業鏈的食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體系。著力建設創新型人才隊伍和基地平臺,積極擴大食品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全面推進我國食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二)基本原則。
1. 堅持問題導向。
針對食品產業發展面臨的重大科技問題,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面向市場的產業化應用和產品開發,促進食品產業可持續發展。
2. 強化企業創新。
發揮企業技術創新與研發資金投入的主體作用,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建設,積極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緊密合作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強創新實用人才培養。
3. 引領產業發展。
以當前食品科技發展趨勢和食品產業發展的重點科技需求為導向,依靠科技創新引領現代食品產業技術轉型升級,增強我國食品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4. 確保食品安全。
圍繞確保食品安全和健康中國的迫切需求,依靠科技創新推動食品全產業鏈安全監控技術能力的快速提升,為形成嚴密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國食品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高,食品生物工程、食品綠色制造、食品安全保障等領域科技水平進入世界前列,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成果,科技對食品產業發展的貢獻率超過60%。依靠科技進步,實現規模以上食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萬億元,預期年均增長7%左右,工業食品的消費比重全面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家競爭力的知名品牌、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推動食品產業從注重數量增長向提質增效全面轉變。
——食品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著力推進食品科技新方法建立、新技術突破、新裝備配備、新標準支撐和新產品創制;顯著增強食品科學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的綜合實力,取得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突破產業瓶頸的科技成果;食品科技研發水平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食品加工轉化率和資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中華傳統食品加工制造等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食品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食品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制造水平顯著提高,重點裝備自給率大幅度提升;初步構建覆蓋“從農田到餐桌”的現代食品物流技術與標準體系,食品物流損耗和能耗顯著降低;食品全產業鏈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和追溯技術取得突破,膳食營養干預的健康食品科技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提升全國居民健康素質水平,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食品安全綜合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圍繞全產業鏈危害風險的遷移轉化、監測檢測、追溯預警、過程控制等構建食品安全有效保障的科技創新體系,實現快速檢測試劑與裝備國產化率全面提升,風險因子篩查實現定向檢測和非定向篩查的雙突破,基于風險評估的食品安全標準科學性得到加強,大數據技術在食品安全智能化監管中廣泛應用,全產業鏈食品安全風險控制能力進一步加強。
——食品科技創新基礎條件進一步加強。構建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基地平臺,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食品安全檢測與評價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食品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等食品科技孵化和創新基地。培養一批食品科技領軍人才與創新團隊,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食品科技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建立以問題需求為導向、高效運行為目標的開放透明、資源共享、運行有序、動態管理、全程監管的食品科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增強部門與地方的統籌協調,完善科學民主、客觀公正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評估咨詢體系和高效的科技服務體系。
——食品產業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促進科技與產業、經濟的有機銜接,建設一批相關領域技術創新聯盟、科技園區和創新平臺,構建國家和區域食品產業科技創新體系,貫通從食品研發到轉化、技術成果到產品、創制產品到市場、金融資本到收益等各環節的創新活動,提升食品產業科技的支撐與持續創新能力。
四、重點任務
針對我國食品科技創新發展所面臨的新挑戰和新需求,全面統籌規劃,整體部署實施。重點發展食品高新技術產業,提升食品產業競爭力;優化食品科技創新平臺布局,培養食品科技人才,提升食品科技創新能力;推進食品產業科技發展,構筑食品科技創新先發優勢;加強全鏈條過程控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平,增強自主研發能力與國際競爭力;強化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
(一)發展食品高新技術產業。
發展食品高新技術產業是增強我國食品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戰略,也是加快食品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選擇。
1. 加快食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進科技和產業深度融合。
著力推進以食品加工制造為特色的科技園區建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形成特色鮮明、帶動性強的食品領域高新技術產業,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高新技術在食品產業中的應用,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重點培育若干食品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效益,進入全球食品產業價值鏈中高端。
2. 推進食品綠色制造,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
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食品產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布局跨區域、跨領域的全鏈條協同創新基地,推動優勢和特色食品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引領作用的創新前沿陣地。推進東部地區食品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鞏固中西部地區食品產業支柱地位,加速東北地區食品產業發展,依托科技優勢區域良好的科技基礎,打造食品產業科技創新高地。
3. 增強食品科技創新,培育食品新業態和新興產業。
結合我國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全面促進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五大融合,催生更多健康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業提供科技支撐。推動食品產業與教育、文化、健康等民生產業的融合發展,鼓勵發展食品工業旅游、制造工藝體驗等新業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線上線下一體化集成等“互聯網+”新模式,為食品新業態、新模式和新興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4. 強化食品品牌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依靠食品科技進步,創新驅動品牌建設,大力開發適應市場新需求變化的新工藝和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加強與大型電商品牌對接,拓寬銷售渠道,夯實食品品牌發展基礎,提升產品附加值和軟實力;挖掘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推動中華老字號食品傳承升級,打造百年食品品牌。通過產業鏈延伸,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和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專欄1 食品高新技術產業 |
1. 食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在營養健康食品加工、中華傳統食品工業化、大宗糧食轉化、食品生物工程、食品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制定扶持政策,推進不同領域學科交叉和產學研緊密結合,著力培育食品高新技術企業,力爭2020年數量達到5000家。 |
(二)提升食品科技創新能力。
以提升創新能力為核心,優化食品科技創新平臺布局,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區域科技發展實驗室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食品企業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加強食品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建設。
以食品科技創新人才戰略為核心,不斷培育壯大食品科技隊伍,強化優秀青年科學家的培養。在前沿新興領域培養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支持培養企業創新領軍人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三)推進食品產業科技發展。
圍繞食品產業發展新趨勢和新需求,從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示范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基地和人才專項等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進行統籌規劃和整體部署,重點在食品加工制造、機械裝備、質量安全、冷鏈物流、營養健康等主要領域,凝練具體項目和任務,一體化組織實施。
1. 加工制造。
圍繞快節奏、營養化、多樣性的國民健康飲食消費需求新變化與新興產業發展新需求,針對我國食品產業整體上仍處于能耗和水耗高、資源利用率低、食品加工制造技術相對落后、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相對不足、加工前沿性基礎研究相對薄弱等緊迫問題,在食品加工過程組分結構變化、風味品質修飾、加工適應性與品質調控等方面開展前沿性基礎研究,實現食品加工制造理論的新突破;重點開展中華傳統與民族特色食品的工業化加工、傳統釀造發酵和方便調理食品制造、食品添加劑與配料綠色制造、營養型健康食品創新開發與低碳制造等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開發研究,實現加工制造過程的智能高效利用與清潔生產;系統開展大宗糧油制品適度加工、薯類和雜糧綜合開發、果蔬制品低碳制造、肉蛋奶等畜禽制品和水產制品綠色加工、茶與食用菌等特產資源精深加工和高值利用等一批核心關鍵技術開發研究及產業化應用,全面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力爭到2020年在標準化加工、智能化控制、低碳化制造、全程化保障等技術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專欄2 加工制造 |
1. 食品加工制造過程中的物性學基礎研究。開展食品加工制造過程中組分結構變化及品質調控機制研究,確定食品生物大分子與功能性小分子的結構特性,揭示加工過程中物性修飾機制與保質減損機理。探索風味特征與品質評價理論及加工過程中風味形成與變化規律,闡明風味與感官品質穩定性控制方法。 |
2. 機械裝備。
圍繞食品制造關鍵裝備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成套裝備制造以及中華傳統食品工業化專用裝備創新開發等產業發展重大瓶頸問題,開展食品裝備的機械材料特性與安全性、數字化設計、信息感知、仿真優化等新技術、新方法、新原理和新材料等基礎研究;重點開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數字化、規?;⒆詣踊?、連續化、工程化和成套化核心裝備與集成技術開發研究;著力提升中華傳統食品專用型關鍵裝備集成與成套裝備開發能力,系統開展新型殺菌、節能干燥和高速包裝等核心裝備創制。力爭到2020年全面提升我國現代食品裝備制造業的技術開發與裝備創制能力,顯著提高我國食品裝備自給率、自動化率、工程化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支撐我國現代食品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專欄3 機械裝備 |
1. 食品裝備優化設計與自動控制系統理論研究。開展食品裝備關鍵材料的適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食品加工機械特性、數字化設計與仿真優化、加工過程自動控制系統理論等基礎性研究,開展在線原位信息感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新方法應用基礎理論研究,為智能互聯食品制造機械裝備創制提供理論支撐。 |
3. 質量安全。
圍繞“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這一國家重大需求,推進源頭創新,加強食品質量安全基礎理論研究,重點開展食品原料危害因子的形成與變化規律、食品加工儲藏物流過程中危害因子的形成規律與機制等方面的理論研究,為系統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質量安全保障技術提供科學基礎;強化技術創新能力,突破全產業鏈質量安全控制及預警等共性關鍵技術,重點突破生產源頭控制、加工過程控制、產品流通控制和市場監管支撐等關鍵技術,提升國家食品檢驗檢測與危害控制能力,構建食品質量保障技術與標準體系;通過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與集成示范,推進技術成果轉化。力爭到2020年,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基本實現食品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接軌,形成較為完善的全產業鏈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全面提升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監控技術水平。
專欄4 質量安全 |
1. 食品質量安全基礎性研究。開展食品制造過程中糖類、蛋白質、脂肪及其他主要組分在不同加工條件下的互作機理、品質形成、保持與劣變機理研究。研究危害因子形成機理及阻斷與定向調控分子機制,以及食品外源危害物在加工過程中消長規律和脫除機制。研究食品加工環境等風險變化因素與變化規律。 |
4. 冷鏈物流。
圍繞綠色低碳、安全高效、標準化、智能化和可溯化食品物流產業發展需求,針對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產業環節多、技術單一、標準化程度低、品質劣變嚴重及物流損耗、能耗和成本過高等問題,開展以食品冷鏈物流品質劣變及蓄冷傳熱機制等方面的源頭創新研究,系統分析環境條件對產品品質劣變、質構變化和腐敗損耗的生物學機制,開展熱管技術與蓄冷傳熱機理等基礎研究;圍繞食品冷鏈物流核心工藝技術、物流包裝與技術裝備、全供應鏈智能化物流管理與產品質量安全溯源和標準系統、“互聯網+電商”等現代食品物流產業技術需求,開展物流保質減損新工藝與新技術、包裝新材料和新裝備研發,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智能化物流管理平臺、微環境智能化監控和品質質量及安全溯源技術體系;開展“互聯網+電商”物流及其配套保質減損與包裝新技術開發研究,集成相關技術裝備,構建技術標準體系,開展規模化示范應用。力爭到2020年,全面提升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科技水平,促進食品物流產業轉型升級。
專欄5 冷鏈物流 |
1. 食品冷鏈物流過程中品質劣變控制理論研究。開展基于溫度、濕度、氣體等微環境下品質劣變控制綜合技術研究,開發物理、化學和生物等輔助新技術,建立不同種類和產品的適宜技術參數。構建基于物流微環境條件、時間和忍耐性等貨架期品質變化預測模型,確立冷鏈物流過程品質劣變控制的有效途徑。 |
5.營養健康。
圍繞肥胖癥、糖尿病等代謝綜合癥類,以及嬰幼兒與其他特定(特需)人群,著力開展源頭創新,系統研究膳食功能因子作用機制以及腸道微生態膳食調控與健康關系,為營養強化食品和專用型健康膳食食品創制提供理論依據;著力開展營養強化等健康食品創制關鍵技術研究,突破功能因子高通量篩選與綠色制備、功能因子穩態化控制與靶向遞送、有效釋放與高效吸收及功能評價等關鍵技術;研發和創制適用于肥胖癥、糖尿病等代謝綜合征類、嬰幼兒和其他特定(特需)人群,以及特殊環境工作人員的營養強化食品和專用型膳食健康食品。力爭到2020年,在食品營養均衡設計、膳食健康干預、專用特殊健康食品、特殊工作環境人群專用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功能性益生菌制劑、食品新資源開發和傳統食品功能化制造等關鍵技術及新產品創制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提升公眾營養健康食品的保障能力。
專欄6 營養健康 |
1. 基于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學與人類營養代謝組學研究。系統開展人類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學與人類分子營養代謝組學的理論研究;探索食物營養成分、功能因子對健康靶向影響,闡明食品成分、功能因子的協同作用及營養代謝與健康效應。從分子水平揭示功能因子和營養素的協同作用,為實現營養靶向設計奠定理論基礎。 |
6. 顛覆性技術。
瞄準國際前沿和未來發展,系統分析和準確把握全球食品科技的發展新態勢,積極探索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和未來性的食品科技,搶占食品科技制高點,形成創新人才高地。
高度重視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已從傳統“表觀營養綜合平衡與健康干預”向“食品營養靶向設計與健康個性訂制的食品精準制造”轉變。重點推進基于人類基因組學、腸道菌群微生態組學與健康、食材分子營養組學特性與人類營養代謝組學等新認識下的生物信息與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系統研究。積極探索基于人群膳食營養健康及個性化需求大數據分析基礎下的食品營養靶向設計和健康食品精準制造技術,研究開發新型健康食品的營養靶向設計、功能生物修飾、健康個性訂制、產品精準制造技術。
高度關注未來食品制造已從“傳統機械化加工和規模化生產”向“工業4.0”與“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能互聯制造”、從“傳統熱加工”向“冷加工”、從“傳統多次過度加工”向“適度最少加工”、從“依賴自然資源開發”向“人工合成生物轉化”等方向發展。重點開展“云技術、大數據和互聯網+” 、“非熱加工、冷殺菌和生物膜分離”、“生物轉化、高效制取和分子修飾”等食品新型加工理論與技術的開發研究;積極開展“合成生物、分子食品、3D制造”等概念食品制造理論與技術的探索研究。
專欄7 顛覆性技術 |
1. 精準營養食品制造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突破人類基因組學、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學、營養代謝組學和食材營養功能組學等生物組學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生物活性因子定向分離萃取與穩態化靶向遞送技術、品質風味分子修飾與營養健康食品精準制造等共性關鍵技術,創制營養靶向設計、健康個性訂制的新型營養健康食品。 |
(四)增強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突出解決我國食品源頭污染嚴重、過程控制能力薄弱、監管支撐能力不足的問題,聚焦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食源性致病生物、化學致癌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生物毒素等重要危害物,深入開展食品危害物形成機制、遷移轉化規律和生物暴露的基礎研究,強化監測檢測、風險評估、追溯預警、過程控制、流通儲運、應急處置的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研發快速檢測和非定向篩查技術及產品,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試劑和裝備國產化率,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全國統一的追溯預警體系和全鏈條的過程控制體系及國家食品安全大數據云平臺,引領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為實現從“被動應付”向“主動保障”轉變,“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1. 深化基礎研究,強化源頭治理。
重點開展食品原料和加工過程污染物的形成機制和調控原理研究,揭示食源性致病菌耐藥機制及傳播規律,明確典型化學危害物的危害效應并解析人群暴露特征,為科學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撐。
專欄8 食品安全基礎研究 |
1. 食品原料中危害物形成機制和調控原理研究。針對我國農業源頭污染問題,系統開展食品原料中新興環境化學污染物、農業投入品、生物危害物、重金屬等危害物在農業生產中的遷移、轉化、互作、歸趨的基礎研究,闡明典型危害物遷移轉化機制,揭示典型危害物蓄積規律與賦存形態,探索安全控制的原理。 |
2. 加強風險評估,完善技術標準。
圍繞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基礎標準再評估,以及食品新原料、新食品添加劑和新接觸材料的安全性評價需要,重點加強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技術創新,構建風險評估基礎數據庫和指標體系,為重點食品安全標準指標的再評估提供科學手段。
專欄9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標準 |
1. 食品危害物毒理學新技術研究。以食品致癌物、內分泌干擾物等為重點,重點發展基于人源細胞、組織芯片或者器官芯片的毒性評價新技術,建立基于“毒性通路”和靶向測試以及劑量-反應與外推模型為核心的毒性測試技術和計算毒理學模型,構建食品危害物的高通量毒性篩選和應急評估技術平臺。 |
3. 創新檢測手段,推動智能監管。
針對食品污染、食品摻假、非法添加、監管以及國際貿易食品安全防范的迫切需求,定向檢測技術和非定向篩查技術研發并重,創新抗體制備、生物傳感的技術,重點開發快速檢測試劑與裝備;集成現代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構建基于大數據的食品安全國家追溯預警和智慧監管體系。
專欄10 食品安全監管技術 |
1.食品安全檢測試劑研發。突出解決快速檢測試劑進口依賴問題,利用新型抗體分子和篩選技術,發展新型的化學仿生和生物仿生試劑和材料,研發生物毒素、致病生物因子、違禁添加物等的高通量快速檢測試劑,重點開發致病微生物、環境污染物、食物中毒的危害物的快速檢測試劑。 |
4. 突出過程控制,支撐產業發展。
重點針對食品供應鏈中環境引入、投入品殘留、內源產生和人為添加的危害物,加強初級農產品生產、食品加工、儲運過程脆弱性評估技術研究,突破食品加工過程危害物和環境危害物的識別、調控、阻斷和消減關鍵技術,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過程控制技術體系。
專欄11 食品安全過程控制技術 |
1.農產品污染控制技術。重點圍繞大宗果蔬茶產品農殘和重金屬、畜禽和水產藥物殘留、糧油食品原料真菌毒素污染等問題,研究污染物的識別、阻斷、控制和消減的關鍵技術、工藝和裝備;開展儲運過程基質對病原微生物互作影響和內源性生物危害物代謝表征研究,建立儲運防腐防霉遠程智能化監控與預警技術。 |
5. 強化科技示范,推進社會共治
突出解決我國食品生產重點區域和傳統優勢產業的實際問題,系統加強國內外食品安全先進技術和標準的引進轉化和集成,從產業發展和監管支撐兩個維度提出食品安全應用解決方案,開展全鏈條科技綜合示范,引領推動社會共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科技保障水平。
專欄12 食品安全科技示范 |
1. 食品安全生產加工控制科技示范。重點圍繞糧油與果蔬茶等大宗農產品、我國優勢傳統發酵食品與乳制品和油脂加工食品中高風險問題,集成檢測監測、追溯、預警、控制技術在重點生產區域和行業開展共性技術綜合示范,提出相關產業的完善的安全控制標準化規程并推廣。 |
(五)提高國際合作交流水平。
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食品科技創新,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主動布局和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開展多種形式的食品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國際食品科技交流與合作基地,加大食品先進制造技術和高端智力引進力度,統籌推進中國食品產業科技走出去,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創新體系,搶占若干領域制高點。
緊密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和“食品安全”戰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增強“走出去”能力,提高“引進來”水平,建設食品科技創新的國際合作共同體,拓展與相關國際組織的技術合作途徑,支持我國食品企業在國外設立聯合研發中心、產業技術發展基地和國際食品產業創業基地。
選擇與我國有良好合作基礎和潛力的食品科技優勢國家和地區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全面加強食品科技交流與合作,與國際一流的人才、團隊、企業開展緊密合作,形成食品科技國際合作新格局,提升我國在全球食品科技創新領域的地位,力爭實現從“三跑并存”、“跟跑”為主向“并跑”、“領跑”為主的轉變。
專欄13 食品科技國際化基地建設 |
1. 打造“一帶一路”特色食品高新技術創新聯盟。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構建特色食品高新技術創新聯盟,實現共同研發、共享市場,建立國際一流水平的研發機構,促進我國食品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
(六)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積極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成果轉化法》,構建產品開發與中試孵化、技術轉移轉化、技術發布與交易平臺,推動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產學研用的緊密結合,強化科技成果轉化隊伍建設,加速食品科技成果產出與轉化。建立食品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和科技成果托管中心,完善企業創新能力和技術轉移轉化能力評價體系,發布技術成熟度高、推廣價值大、市場需求迫切的技術成果,促進科技與產業、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
鼓勵中小食品企業建立產業創新技術推廣應用聯盟、技術推廣應用協會,加速適用、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強技術協作,提高成果的擴散速度,充分發揮科研單位的服務優勢,深入挖掘科研創新潛力,推動成果的產業化。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組織管理制度,落實科技創新政策。
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強化頂層設計,打破條塊分割,統籌科技資源。建立部門協調機制,形成科學高效、公開透明的組織管理制度。健全決策咨詢機制,發揮地方科技管理部門、食品協會和學會、院所和企業、智庫專家等的作用,形成適應科技體制與科技計劃改革的管理機制。
(二)強化責任主體作用,建立多元投入機制。
發揮政府在政策制定、環境營造方面的引導作用,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完善多渠道、多層次的投融資機制和經費籌措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創新要素投入機制。充分發揮企業的技術創新決策、要素投入和成果轉化主體作用。加強對財政科技資金管理使用的審計監督,完善科研信用體系建設。
(三)構建動態管理模式,加強創新規劃實施。
強化創新規劃實施,建立規劃實施監測評估與調整機制,對規劃任務部署、實施進度和措施落實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及時掌握規劃實施情況。充分發揮同行專家和第三方評估機構的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動態評估制度,實行動態管理與運行方式。在監測評估的基礎上,依據食品科技創新發展新形勢、食品科技發展新需求和新變化,對規劃指標和任務部署適時進行科學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