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省經濟發展正處于上規模、增動能、提質效的奮力趕超關鍵時期,發揮好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至關重要,龍頭活則利于經濟活、龍頭優則利于產業優。為加快推進“百千萬支撐工程”,推動龍頭企業改造升級、持續做大做優做強,進一步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大省,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到2020年,在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培育300家以上規模體量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其中營業收入(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達到50家以上,帶動形成12個以上規模超千億的產業集群,帶動培育100家以上單項冠軍和一批“隱形冠軍”企業、100家以上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500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0家以上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
二、重點任務
(一)推動龍頭企業培育壯大
1.加快項目建設。健全“五個一批”抓項目機制,完善重點項目掛鉤聯系服務制度,建立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龍頭企業擬培育發展對象重點項目庫,項目實行動態更新,推動有基礎、有條件的企業加快項目建設、力爭實現提前投產,穩步壯大企業規模,爭取培育發展為行業龍頭企業。電子信息產業重點推進福州京東方柔性面板、泉州晉華存儲器、泉州三安光電產業化、矽品電子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莆田華佳彩二期高世代面板、廈門士蘭微12英寸特色工藝芯片、廈門天馬AMOLED生產線、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投產。機械裝備產業重點推進上汽寧德基地、金龍汽車龍?;?、福船一帆新能源海上風力發電裝備、云度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投產。石化產業重點推進中化泉州100萬噸乙烯及煉油改擴建、康乃爾化學80萬噸/年MDI、中景石化年產120萬噸聚丙稀、古雷石化煉化一體化、中錦新材料聚酰胺6擴建、永榮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東南電化擴建年產15萬噸TDI、三棵樹涂料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投產。原材料工業重點推進青拓特鋼新材料和不銹鋼高速線材及型材、九牧廚衛智能制造、三鋼全能量回收清潔環保型制焦工程、中鋁東南銅冶煉基地、中鋁瑞閩高端電子和環境友好型包裝材料智慧工廠、寧德廈鎢年產4萬噸鋰離子正極材料等項目加快建設投產。消費品工業重點推進百威英博雪津年產240萬噸遷建技改、玖龍紙業年產65萬噸高檔牛卡紙擴建、華錦實業年產15.5萬噸高端紡織面料生產線、華峰新材料高端運動面料生產、賽得利纖維三期技改擴建、圣農(光澤)雞業產業化擴建等項目加快建設投產。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國資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2.鼓勵并購擴張。落實國家和省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措施,發揮省企業兼并重組聯席會議制度作用,進一步優化龍頭企業兼并重組的市場環境,支持龍頭企業圍繞提高產業集中度、延伸產業鏈,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開展兼并重組,整合品牌資源和創新資源,健全完善生產、研發和服務體系,快速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鼓勵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全球資源整合配置,實現國外高端品牌并購,并在省內設立該高端品牌的營銷總部,統一經營和運營。對龍頭企業兼并重組項目發生的評估、審計、法律顧問等前期費用及并購貸款利息,省級財政予以適當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對龍頭企業并購境外或省外科技型企業,分別按照不超過并購金額10%和5%的比例給予補助,單項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龍頭企業海外并購擁有核心技術和重大發明專利的科技型企業,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予以重點推進。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發改委、商務廳、國資委、財政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3.支持市場拓展。鼓勵各地組建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聯盟,實現市場信息共享、營銷渠道共享、互惠互利。支持各級各部門、行業協會舉辦或組織龍頭企業參加產品推介、上下游協作配套、項目供需對接“手拉手”活動。建立省直部門聯動、省市縣三級互動等工作機制,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對接各行業、各區域的大宗采購項目,鼓勵工程建設項目使用龍頭企業產品。支持龍頭企業積極拓展省外市場,對龍頭企業參與省外公開招投標項目中標,單個中標合同金額600萬元以上的,按合同金額不超過3%給予獎勵,單個項目獎勵不超過300萬元,單家企業年度獎勵不超過500萬元。對龍頭企業參加列入計劃的省內外工業產品展覽展銷活動,各地各部門優先按相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助。支持龍頭企業加快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探索實施線上線下和現代物流結合的新零售模式。整合培育一批面向全國、覆蓋全產業鏈的行業垂直電商平臺和閩貨網上專業市場,用好全省工業品網上博覽會和全省工業品大數據平臺,進一步宣傳展示龍頭企業產品,提高品牌影響力,擴大產品銷售。
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經信委、發改委、住建廳、財政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二)促進龍頭企業創新發展
1.提升創新實力。激勵龍頭企業強化創新主體地位,加大研發經費投入,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落實好福建省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和研發經費投入分段補助政策。各級財政按企業實際加計扣除的所得稅額,給予龍頭企業同量資金獎勵,獎勵資金以該企業相應年度應繳納企業所得稅額的地方財政分成部分為上限。健全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機制,完善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保護服務體系,發揮“6?18”、國家技術轉移海峽中心平臺功能,促進一批核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引導龍頭企業圍繞產業發展的基礎瓶頸實施重點攻關,突破一批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夯實產業技術基礎。推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新材料首批次產品加快創新研發,實施首臺(套)重大技術設備綜合保險和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為龍頭企業自主創新、技術改造和裝備升級提供風險保障。加強質量咨詢診斷和品牌培育工作,持續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加快提升福建制造的價值內涵與國際聲譽。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財政廳、發改委、經信委、教育廳、質監局、地稅局、工商局、知識產權局,省國稅局、福建保監局、廈門保監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2.加強平臺建設。實施龍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推動龍頭企業建設提升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重點鼓勵龍頭企業組建國家級科技研發創新平臺,對新認定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省級財政分別給予800萬元獎勵。重點支持龍頭企業在我省設立研發平臺,符合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資助辦法規定條件的,按重大研發機構新增研發設備儀器實際投資額的30%予以資助,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研發機構的,最高資助可達2000萬元;設立非獨立法人資格研發機構的,最高資助可達1000萬元。鼓勵龍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及各類基金等加強合作,重點結合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和傳統優勢產業等領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共性需求,創建一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構建多層次制造業創新體系,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財政廳、發改委、經信委、教育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3.加快模式創新。組織實施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工程,鼓勵龍頭企業深化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的集成創新與應用,實現基于互聯網的上下游企業間高效協同和資源配置優化,帶動行業關聯企業向網絡化、智能化新型生產模式轉變。支持建設一批面向行業和細分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制造業“雙創”平臺、供應鏈服務平臺,培育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定制、在線增值服務、分享制造、眾包設計等新型制造方式。支持龍頭企業在總集成總承包、個性化定制、在線支持與診斷、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增值等重點領域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開展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創建工作,對列為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的給予50萬元獎勵;對開展服務型制造年服務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00萬元、3000萬元、5000萬元且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首次超過15%的龍頭企業,由企業所在地財政給予獎勵。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財政廳、發改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支持龍頭企業提質增效
1.加快技術改造。發揮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完工獎勵政策作用,用好用足技改基金,引導龍頭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實施產品升級換代,大力發展中高端產品,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擴大生產規模。支持龍頭企業對標國際標準,進行設備更新和升級換代,引進和購置先進裝備,淘汰老舊設備,提升裝備水平。鼓勵龍頭企業廣泛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技術改造,促進信息技術向市場、設計、生產等環節滲透,推動生產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細化轉變。支持龍頭企業實施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省級財政按項目設備(含技術、軟件)投資額的5%給予補助,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采用融資租賃方式添置的設備視同企業采購設備,同等享受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補助政策。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財政廳、金融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2.發展智能制造。開展省級智能制造企業試點示范,引導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龍頭企業實施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智能制造新模式試點示范。支持龍頭企業實施“機器換工”、數控技術、智能裝備應用、智能服務等智能化改造項目。對龍頭企業建設智能制造樣板工廠(車間),省級財政按設備投資額的8%予以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龍頭企業采用省內行業緊缺、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的關鍵重大智能裝備與系統,省級財政按設備購買價格的3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鼓勵龍頭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重點攻關一批緊缺的高檔專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檢測與分析裝備等核心技術裝備,發展壯大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鼓勵龍頭企業主導制定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提升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鼓勵龍頭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提升企業管理數字化水平,對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的企業,省級財政給予50萬元獎勵。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財政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3.實施綠色制造。嚴格落實能耗“雙控”目標責任,加強節能考核,健全能源管理體系,確保龍頭企業符合節能、環保、安全等條件,實現綠色發展。實施綠色制造工程,鼓勵龍頭企業在重點行業領域推廣先進適用清潔生產技術,從源頭上消減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完善集中治污等公共設施,改造提升皮革、印染等集控區,推進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等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支持龍頭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開展能源審計和能效對標,推進燃煤鍋爐節能改造、電機系統能效提升、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等節能重點工程,加強能源綜合梯級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龍頭企業循環式生產、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產業循環式組合,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環保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四)強化龍頭企業引領帶動
1.依托龍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推動龍頭企業持續加大本省采購、增強上下游產業鏈協同,促進一大批配套、協作中小企業發展,提升經濟發展活力。組織開展全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入庫工作,積極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能力強、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增強配套龍頭企業的生產服務能力。加大政策傾斜和要素保障力度,積極發展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著力培育在細分行業、產品、市場、技術工藝上居全國前列的“隱形冠軍”和“單項冠軍”企業。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2.依托龍頭帶動產業集群建設。突出龍頭企業作為產業集群主引擎的作用,實施龍頭企業鑄鏈、補鏈、強鏈工程,提升集群化發展水平。重點依托龍頭企業,推進廈門新型顯示、福州紡織化纖、湄洲灣石化、泉州紡織服裝、建材家居等產值超千億產業集群壯大規模、提升競爭力,加快培育廈門計算機及通信產業、漳州古雷石化、寧德時代新能源、青拓不銹鋼新材料、廈鎢稀土永磁材料(電機)、莆田化工新材料、莆田鞋業、泉州工藝制品等一批新興產業集群,打造龍頭引領、關聯配套、專業分工、協作發展、社會化服務的產業集群格局。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發改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3.依托龍頭帶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健全現代物流體系,壯大物流骨干企業,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建設物流示范園區,提升物流信息化標準化水平。持續壯大行業應用軟件、移動互聯網、動漫游戲、集成電路設計、物聯網等優勢軟件產業,加快培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VR/AR等新興信息技術產業。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加強國際合作,分行業、分季度、分區域舉辦工業設計大賽,促進交流提升。鼓勵龍頭企業增加旅游元素和配套服務設施,開展參觀、游覽、體驗、購物、休閑等旅游活動,向全社會普及更多新科技、新領域、新產業,激活旅游消費新熱點。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發改委、旅發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推進。健全完善促進龍頭企業發展協調聯動機制,各級各部門要把促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按照工作職能和責任分工狠抓落實,強化政策推動和分類指導,統籌協調重大問題,合力推動龍頭企業加快改造升級。省經信委牽頭編制工業和信息化省級龍頭企業評價辦法,每年發布一批工業和信息化省級龍頭企業名錄,省財政廳、統計局等省直有關部門協助做好相關工作。完善龍頭企業掛鉤聯系服務制度,省市縣加強分級管理,指導龍頭企業享受各項優惠政策,掌握龍頭企業運行和項目建設動態,形成梯度發展態勢,培育龍頭企業后備力量。
責任單位:省直有關部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二)加大招商支持力度。制定實施正向激勵政策,鼓勵各地制定實施招商獎勵政策,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產業園區、行業協會、商會、招商中介機構等作用,堅持引資引智并舉,精準對接世界500強、民企500強、臺灣百大企業、中國互聯網100強和央企等。對引進龍頭骨干企業設立的總部、區域中心及其他特別重大企業,給予“一事一議”綜合扶持政策。實施民企產業項目第三方招商引資獎勵政策,支持引進有利于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的產業項目,對符合條件的引資人,按引進項目首期核準或備案固定資產投資額大小分檔一次性給予獎勵。支持各地結合產業基礎和發展定位,強化一把手招商意識,提前做好基礎設施保障,圍繞龍頭企業和產業鏈缺失或薄弱環節組織招商活動,有針對性收集梳理各條產業鏈重要企業信息,挖掘投資意向,組織小分隊針對特定的項目、區域開展精準對接,引進一批重點企業和專精尖配套項目。
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強化政策要素保障。省級各類相關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予以優先支持。電力直接交易政策向龍頭企業用戶傾斜。龍頭企業建設投資項目優先保障項目用地、用林、用海。在符合規劃和安全要求、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在原依法取得工業建設用地上增建生產性設施、進行廠房加層或翻建改建廠房,增加用地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用。對納入“三舊”改造范圍的龍頭企業老廠區用地,享受“三舊”改造優惠政策。對龍頭企業利用原有存量土地和房產從事生產性服務業的,在不改變用地主體、不進行重新開發建設等前提下,可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對龍頭企業改造原有設備或在現有裝置預留地增加少量設備的小型技改項目,改造后污染物排放指標仍在原審批指標內的,其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可適當簡化。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廳、財政廳、國土廳、環保廳、住建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安監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四)優化金融扶持方式。建立完善龍頭企業信貸審批綠色通道,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將龍頭企業列為總行級、分行級重點客戶,對龍頭企業優先配置信貸資源,增加對龍頭企業的資金供給。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模式,加強金融服務與制造業生產銷售流程的融合,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促進大數據在信貸管理中的運用。組織實施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依托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融資。推廣設備融資租賃,建立融資租賃風險補償機制,探索履約保證保險補貼制度。完善龍頭企業上市培育、儲備和激勵機制,支持龍頭企業在上交所、深交所、全國股轉系統等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促進上市龍頭企業再融資、并購重組。推動龍頭企業發行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等各類債券融資工具,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充分發揮好福建省龍頭產業基金作用,福建省各級地方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技術改造基金等加大對龍頭企業的并購擴張、技術改造等投資支持力度。
責任單位:省金融辦、發改委、財政廳、經信委、商務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銀監局、廈門銀監局、福建保監局、廈門保監局、福建證監局、廈門證監局,省投資開發集團,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五)強化人才支撐保障。以先進制造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快培養和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領軍人才。對龍頭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符合《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評價認定辦法(試行)》《福建省引進臺灣高層次人才申報確認實施辦法(試行)》規定的,按規定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加大產業領軍團隊培育和引進力度,遴選一批予以專項扶持,對能實現重大技術突破的高層次人才、團隊實行“一事一議”。支持龍頭企業設立首席科技官等崗位,鼓勵引進外國人才,對外國人才在現有政策補助標準的基礎上上浮30%。依托國內外知名高校、培訓機構,加強龍頭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和新時代發展理念的領軍型企業家。鼓勵龍頭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建立教育實踐基地和人才實訓基地,加強技能型人才培訓和職工在崗、轉崗技能培訓。
責任單位:省人社廳、教育廳、科技廳、經信委,省委人才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各責任單位要根據責任分工認真制定工作方案并推進落實,各市、縣(區)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更好地發揮政策疊加效應,做大做強產業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