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產業創新】關于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

信息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更新時間:2020-09-06


閩政〔2018〕5 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階段,有望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突破口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顛覆性、戰略性技術,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加快我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35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立足數字福建建設應用、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和人工智能產業化的工作基礎,加快我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的前瞻部署,堅持應用驅動、科技引領、系統布局、市場主導、開源開放,著力加強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協同,通過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創新示范平臺,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領軍企業,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高端人才,聚焦前沿理論、核心技術、支撐平臺、創新運用、產業發展等關鍵領域,堅持研發攻關,推動產品運用、產業培育,構筑適合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發展的生態系統,大力發展智能企業、智能服務、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推動數字福建建設應用邁向“智慧化”新階段,培育人工智能新業態,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提供強有力科技和信息化支撐。

二、主要目標

2020年,人工智能對福建創新驅動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發展和社會智能服務的引領帶動效能顯著提升,基本建成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產業集聚和人才匯聚的創新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體系。

——關鍵技術取得進展。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大數據、自主無人智能系統、機器學習、類腦認知與自然語言處理等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人工智能芯片、物聯網基礎器件、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等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獲得發明專利300項以上,在物聯網、機器視覺、智能機器人、智能芯片以及智能制造等人工智能部分領域關鍵技術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智能經濟初具規模。緊扣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能農業、智慧質檢、智慧海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電力和智能安防等重點領域,著力實施人工智能創新示范工程,培育50家以上國內有影響的人工智能“雙高”企業,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為我省產業創新轉型提供智能支撐。

——應用推廣扎實有效。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檢測、交通、電力、金融、醫療、農業和政務等領域率先應用和推廣,在10個以上行業開展應用試點,建成2個以上人工智能應用示范特色小鎮、高新園區。

——生態體系不斷完善。通過整合現有創新平臺資源,建成福建省人工智能應用基礎協同創新中心、智能機器視覺研發中心、類腦認知與自然語言處理重點實驗室、自主無人智能系統產業基地以及基礎數據和行業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中心等人工智能創新平臺;聚集一批優秀人工智能專家,培養一批人工智能專業技術人才及創新應用團隊,初步形成人才智力集聚創新高地。

2025年,人工智能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得到深度融合和推廣應用,部分人工智能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人工智能成為引領我省產業轉型升級和新福建建設的核心動力,建成全國人工智能產業應用示范區。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人工智能產業核心技術研發

圍繞人工智能“數據、算法、硬件”三大關鍵,大力發展高性能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新技術,著力突破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自主無人系統、物聯網基礎器件等一批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推動人工智能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構筑人工智能產業核心技術先發優勢。瞄準人工智能全產業鏈條,突出部件、產品、裝備、系統協同發展,推動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與現有產業深度融合。

——物聯網。以物聯網產業聯盟和數字福建物聯網重點平臺為依托,發揮馬尾物聯網產業基地的集群優勢,整合物聯網全產業鏈資源,重點研發新一代物聯網的高靈敏度、高可靠性智能傳感器件和芯片,攻克射頻識別、近距離機器通信、直接零部件標識、智慧城市多維認知與智能萃取、智慧城市多尺度立體感知、車聯網等物聯網核心技術和低功耗處理器等關鍵器件,支持二維碼、智能POS、遠程抄表等智能終端技術的應用推廣,打造全國領先的物聯網感知識別產業聚集區。加快海量連接、深度覆蓋、低功耗、低成本窄帶物聯網技術的試驗和試點,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智能互聯互通網關、物聯網操作系統、低功耗廣域網等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數字辦、經信委、科技廳,有關設區市政府

——機器視覺。依托我省光電行業的技術和產業優勢,重點研發高精度光學鏡頭、半導體成像器件等產品。以福州軟件園、大數據產業園、廈門軟件園骨干IT企業及我省優勢科研單位作為軟件算法主要研發力量,重點在高精度視頻圖像分割、目標檢測、跟蹤與識別、視覺測量、視頻圖像理解、圖像生成、視覺數據融合、三維重建與立體視覺智能等共性算法上取得突破。支持前沿人工智能技術在高準確率、高效率的人臉識別、海量圖像數據挖掘、工業檢測、智能視頻監控、醫療影像分析、機器人視覺、無人駕駛環境感知與視覺導航等領域的關鍵性應用技術開發,支持機器視覺在智慧城市感知系統、綜合性運動會等大型公共活動的安全監控系統、工廠智能生產與物流系統、公共智能交通系統、國土資源監測系統、對地觀測系統等領域的體系化運用,以期實現機器視覺在各行業領域的普及運用。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發改委、經信委、公安廳、住建廳、國土廳、食品藥品監管局、衛計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機器人。重點研發智能機器人控制器、伺服驅動器、減速器等高性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結合寧德、泉州、莆田等地在電機領域的研發與產業優勢,加強我省對高效機器人電機技術的研發制造和產業化支持,掌握高效電機核心技術,研發高性能電機控制技術和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電機驅動系統。加強新型傳感器研發與應用,重點突破智能計算前沿的新型傳感器件、具有計算成像功能的類腦視覺傳感器技術、新型多元智能傳感器件與集成平臺、智能機器人專用傳感器及其多信息融合等技術。組織制定智能機器人硬件接口、軟件接口協議、性能檢測以及安全使用等標準,加強機器人檢驗技術和裝置研發。研制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物流機器人,在我省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并爭取進入國際市場。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廳、質監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芯片。遵循國家“十三五”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依托泉州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東南沿海集成電路新基地,重點研發人工智能計算芯片,突破高度并行計算、海量數據吞吐、超低功耗等關鍵技術,研制面向無人系統、視頻監控、智能制造裝備、醫療設備等終端和系統應用芯片,加強高能效深度神經網絡云端及終端芯片、高能效前端神經網絡推理計算芯片、視頻圖像處理芯片、可重構類腦計算芯片技術攻關,研發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高效能類腦神經網絡架構和硬件系統,實現具有多媒體感知信息理解和智能增長、常識推理能力的類腦智能系統,為人工智能算法應用提供硬件加速,支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制造。以泉州“中國制造2025”試點城市作為智能制造應用示范基地,推進泉州、龍巖等地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系統集成應用,研發智能制造使能工具與系統、智能制造云服務平臺,推廣流程智能制造、離散智能制造、網絡化協同制造、遠程診斷與運維服務等新型制造模式,建立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推進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動智能化,加強人工智能在增材制造上的工藝優化、效能提升等應用,為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科技廳、發改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布局人工智能應用基礎研究。依托廈門大學、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優勢科研力量,緊扣人工智能相關重大學科前沿技術需求,為人工智能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儲備和基礎支撐。力求在高級機器學習模型、大數據智能理論與技術、類腦認知與智能計算理論等跨領域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加強跨學科探索研究,支持人工智能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量子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提升人工智能協同創新能力。針對可能引發人工智能范式變革的方向,重點從五個方面布局開展應用基礎研究:

1.高級機器學習模型。重點布局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端對端的深度強化學習、非監督學習、小樣本學習等前沿機器學習算法模型的研究,推動聚類、降維、稀疏表達、流形學習、子空間學習、規則學習等經典機器學習理論與深度學習架構的高效融合。研究機器學習模型的非線性、非凸優化問題,在微分流形優化、粒子群優化、張量分析等方面探索高效求解工具。

2.類腦認知與智能計算理論。重點研究類腦感知識別、類腦學習、認知推理、類腦記憶機制與計算融合、類腦復雜系統、類腦控制等理論與方法。探索自然語言的大腦處理機制,建立結合類腦機制的自然語言語義表達方法,突破自然語言的語法邏輯、字符概念表征和深度語義分析的核心技術。推進人類與機器的有效溝通和自由交互,實現多風格多語言多領域跨模態的自然語言智能理解、生成和翻譯。

3.大數據智能理論與技術。研究數據驅動與知識引導相結合的人工智能新方法,面向大規模數據的多粒度計算方法、模糊粗糙集計算方法與區塊鏈技術,高度不確定性數據的處理方法,基于數據驅動故障診斷方法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深度融合應用場景。

4.自主無人系統的智能技術。重點突破智能體智能駕駛技術架構、復雜動態場景的多模態感知與理解、高精度多源傳感器定位與導航、面向復雜環境的適應性智能駕駛、嵌入式智能計算等共性技術,研發無人汽車、無人機、船舶和軌道交通自動駕駛等智能技術。

5.網絡群體智能技術。重點支持網絡群體智能中的數據分發與交互理論、群體智能優化算法、群體機器人的智能自主協調與決策、多車聯網、群體智能系統的模型理論、群體拓撲結構等核心理論的研究。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發改委、數字辦、教育廳、經信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二)加快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建設

瞄準我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需求,統籌布局和建設一批人工智能重大創新平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重點領域突破和實現可持續發展。

打造創新研發平臺。依托資源較為完善的高??蒲袉挝缓妄堫^企業,瞄準國際前沿和產業發展實際,加大對現有類腦計算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空間數據挖掘與信息共享重點實驗室、網絡計算與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大數據挖掘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及物聯網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支持力度。同時,以突破若干人工智能應用基礎研究與關鍵性技術瓶頸為重點,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機器視覺、自主無人智能系統等領域新建一批人工智能產學研用協同研發創新平臺,形成支撐我省人工智能產業核心技術和創新技術的研發高地、匯聚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和培養領軍人才的基地和國際交流合作的窗口。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發改委、數字辦、經信委、教育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打造資源共享平臺。結合我省現有的超級計算中心、國家健康醫療東南大數據中心、智能制造行業技術開發基地、數字化裝備與柔性制造創新中心、特種機器人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等資源共享平臺,在行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計算資源整合開放、健康醫療與智能制造領域,布局一批人工智能支撐平臺。聯合數據龍頭企業與政府部門,面向制造、交通、電力、金融、醫療、教育、政務和公共安全等行業,建立數據資源開發平臺和智慧質檢云服務平臺,共同探索建立開放共享機制。完善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高性能計算公共服務平臺配套設施和環境條件,為全省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提供大型的科學計算服務。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數字辦、經信委、科技廳、衛計委、教育廳、公安廳、質監局、交通運輸廳、金融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打造成果轉化平臺。推動省內優勢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高校等聯合組建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知識產權聯盟和協同創新中心,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建設人工智能領域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服務機構,為龍頭企業技術提升和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提供專業化服務。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科技廳、教育廳、發改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優化人工智能產業布局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將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立足各地產業基礎,突出以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重要載體,推動各地進行差異化產業布局,搶占先機,形成福建特色人工智能產業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福州市重點推進馬尾物聯網產業示范園區、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平臺建設,以先進高新產業為先導,大力發展智能芯片、傳感器、物聯網核心器件等智能終端與基礎產品,著重突破大數據、自主無人系統等技術瓶頸,實現在智能醫療、智能駕駛、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領域的行業應用,打造東南區域大數據中心和智能物聯產業基地。

廈門市依托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集成電路產業基地、閩臺云計算產業示范區、軟件園,重點發展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突破人工智能核心應用技術瓶頸,發展基于智能芯片的人工智能硬件產業,重點支持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依托龍頭企業和高水平人工智能研發平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泉州市依托“泉州芯谷”、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智能裝備產業園,重點發展存儲器、智能機器人、智能制造裝備等硬件支撐,大規模推進新一代信息產業和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打造全國重要的半導體產業特色集聚區和智能輕工裝備產業基地。

其他地方要針對自身產業定位,加快人工智能根植產業,在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對接國際高端產業等方面尋找突破口,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優勢技術研發和行業應用,培育人工智能產業新增長點。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四)強化人工智能示范應用

加速推進人工智能在全省各行業示范應用,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公眾對人工智能的獲得感幸福感,建設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

智能工廠。依托我省科研單位與企業在智能制造技術上的優勢,在鞋服、新能源、光電、水暖、車載玻璃等制造行業開展智能工廠應用試點,著力推廣生產線重構與動態智能調度、生產裝備智能物聯與云化數據采集、多維人機物協同等新技術,實現生產設備網絡化、生產數據可視化、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無人化,以機器學習技術分析處理現場數據,實現設備在線診斷、產品質量實時控制等功能,提升工廠運營管理智能化水平。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檢測。依托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國家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低壓開關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IT企業的技術優勢,重點開展智能化檢測實驗室全生命周期信息流管控技術、數據交換標準化設計技術、信息與儀器系統集成技術和節能與可視化技術研究,強化質量檢驗檢測和協同研發創新,提升公共檢測實驗室的效率和服務水平,提高我省產品質量安全和技術含量。

責任單位:省質監局、經信委、科技廳,各設市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醫療。依托福建省立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協和醫院等醫療機構和相關企業,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技術建設醫學圖像自動處理與分析系統、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遠程醫療系統等,積極應用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監測系統等,推進精準醫療、智能醫療、智慧醫院等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群眾獲得感。

責任單位:省衛計委、食品藥品監管局、經信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駕駛。依托福州、廈門、龍巖等地汽車制造企業,在民用車、客車與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加強車載感知、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技術集成,開發交通智能感知系統,形成自主的自動駕駛平臺技術體系和產品總成能力,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交通。發揮福州、廈門、泉州市在北斗導航與智慧交通領域的優勢,重點支持基于5G的車路協同技術、城市交通地鐵系統和公交系統協同聯動技術研發。建立復雜場景下的多維交通信息綜合大數據應用平臺,發展交通智能監控、智能調度和智能協同系統,實現綜合交通的智能化控制、誘導與協同,達到安全高效運行。

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發改委、數字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物流。加強智能化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大型無人化自動倉庫等,提升倉儲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依托福建沿海港口優勢,全面應用自動識別、機器視覺、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建設自動化智能港口,大幅度提升港口效率。推進“互聯網+物流”,打造公路港、航空港智能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廳、數字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安防。支持面向社會治安、工業安全以及火災、有害氣體、地震、疫情等自然災害智能感知技術的研發和成果轉化,推進智能安防監控解決方案的應用部署。支持部分有條件的社區或城市開展基于智能視頻監控的公共安防區域示范,加快重點公共區域安防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升級。支持智慧社區建設,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社區信息分析,提高社區服務能力。

責任單位:省公安廳、綜治辦、經信委、衛計委、農業廳、林業廳、水利廳、海洋漁業廳、住建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家居。依托我省物聯網企業的技術優勢,加強人工智能技術與家居建筑系統的融合應用,提升建筑設備及家居產品的智能化水平。研發智能物聯網控制系統、智能家居、大數據的運動和健康檢測平臺,提升家電、耐用品等家居產品感知和聯通能力。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住建廳、數字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金融。依托我省現有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穩步推動金融大數據智能服務平臺建設。構建金融行業知識圖譜,推動智能風控、智能監管、智能投顧和機器人客服等應用,建立金融風險智能預警與防控系統,創新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發展金融新業態。

責任單位:省金融辦、數字辦、財政廳、編辦,福建銀監局、福建證監局、福建保監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農業。立足我省茶葉、蔬菜、食用菌、水果、畜禽、水產、花卉等特色產業,加快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在農業生產全過程的研發和應用,積極推廣遙感監測、智能識別、自動控制、機器人等設施,建立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的智能農業監測網絡和大數據智能決策分析系統,大力推進數字農業發展。推動農業信息化新技術的綜合應用和集成示范,建設一批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農業物聯網示范點、智能漁場、農產品加工智能車間和供應鏈等,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數字辦、經信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智能政務。依托我省政務部門和數字福建技術支撐單位,開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管理和服務應用示范平臺,改善政府決策與服務質量。推動多維度數據分析、感情識別等在公共需求預測、社會輿情分析中的應用,支撐政府科學化決策。推動自然語言處理、服務機器人在網上辦事大廳、閩政通APP、政府熱線、門戶網站、服務窗口的應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效能。

責任單位:省數字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五)培育人工智能創新企業

堅持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創新企業,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推動一批企業智能化升級。支持和引導企業在設計、生產、管理、物流和營銷等核心業務環節應用人工智能新技術,構建新型企業組織結構和運營方式,形成制造與服務智能化融合的業態模式,發展個性化定制,擴大智能產品供給。鼓勵和引導企業建設工廠大數據系統、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等,系統提升制造裝備、制造過程、行業應用的智能化水平。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數字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孵化一批人工智能創業企業。推動各高新區、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將人工智能作為優先支持和服務領域,推進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孵化培育和發展人工智能創業企業。支持人工智能創新資源條件相對聚集的區域,搭建人工智能領域新型創業服務機構,加強核心技術培訓輔導,圍繞人工智能在產業中的實際應用,進行應用產品開發,打造開放式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基地,構建開源開放平臺,孵化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創業企業,支持人工智能創新創業。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發改委、教育廳、人社廳、經信委,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雙高”企業。充分發揮我省數字經濟、智能制造、化工、新能源、電力和鞋服等領域的產業優勢,在感知識別、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新興領域加快培育一批“單項冠軍”,促進其發展成為高成長性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形成經濟新增長點。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發展一批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在我省優勢領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國內領軍企業和品牌。鼓勵領軍企業整合上下游產業,加快建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引領全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鼓勵領軍企業在人工智能的重點領域、主營業務、優勢專業等方向上建設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專業化眾創空間,打造上中下游密切銜接、配套完善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六)聚集人工智能創新人才

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創新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破除束縛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加速集聚掌握核心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高端人才,為我省人工智能加快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聚力引進高端人才。統籌利用國家“千人計劃”和我省“海納百川”高端人才等現有人才計劃,緊扣人工智能發展需求,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引進一批人工智能領域國內外頂尖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以及優秀青年人才。開辟專門渠道,探索制定個性化政策,實現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準引進。重點引進感知識別、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等國際頂尖科學家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落實企業人力資本成本核算相關政策,激勵企業、科研機構引進人工智能人才。

責任單位:省人社廳、教育廳、科技廳、經信委、財政廳、國稅局、地稅局、人才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培育高素質人才團隊。重點培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人工智能領軍人才,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運行維護等方面專業技術人才。注重培養貫通人工智能理論、方法、技術、產品與應用等的縱向復合型人才。鼓勵和引導創新人才與國內外頂尖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合作互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領軍企業等培養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面向重點行業提供行業解決方案,推廣行業最佳應用實踐。

責任單位:省人社廳、教育廳、科技廳、經信委、人才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推動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完善人工智能領域學科布局,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在原有基礎上拓寬人工智能專業教育內容,加強人工智能與其他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復合專業培養新模式。支持省內高校先行試點建立人工智能專業,培養人工智能相關學科方向高層次人才。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等機構合作,建設一批人工智能實訓基地,開展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和人工智能技術技能培訓,為我省經濟建設輸送“人工智能+”復合型專業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責任單位:省教育廳、人社廳、人才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四、重大工程

(一)重點基礎理論研究工程

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優先支持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研究,形成一批標志性原創前沿成果。建立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引進、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領域高端人才,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在基礎芯片、自主無人系統、跨媒體分析推理、混合增強智能等部分關鍵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組織開展人工智能領域高水平論壇,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入閩講學,追蹤人工智能國際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把握技術革命發展趨勢。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經信委、發改委、人才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二)行業大腦建設工程

引導和支持企業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建設福建傳統特色產業“數據大腦”,以數據和技術驅動產業變革。創新數據采集模型,解決多源異構數據采集和邊緣計算難題。構建全程全網連接服務網絡,消除人工智能規模應用的數據連接難題。優化傳統特色行業生產流程,培育人工智能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前沿技術與福建省傳統產業融合。圍繞泉州“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建設以及福建省在特色農業、漁牧業、林業等領域的優勢,建設人工智能特色產業集聚區,培育人工智能創新標桿企業。鼓勵大型骨干企業牽頭,聚合產學研多方優勢資源,組建“人工智能+工業”“人工智能+農業”“人工智能+林業”“人工智能+漁業”等行業性產業聯盟,協同合作,在技術創新、應用突破、市場推廣等方面助力人工智能和傳統產業融合。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廳、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城市大腦建設工程

以福州濱海新城建設為依托,啟動智慧城市“核心大腦”建設工程,實時感知匯聚各類城市數據,以“政務治理”為突破口,繼續完善基礎信息資源和重要領域信息資源信息建設,深化推進政務云平臺的建設與運營,繼續打通社會、政務數據資源,以數據智能驅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以鼓樓、羅源等人工智能特色小鎮建設為契機,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健康醫療、智慧教育、市場監管、商貿服務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場景,建設一批人工智能密集應用項目。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衛計委、交通運輸廳、教育廳、商務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四)工業智能機器人發展工程

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重點支持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技術及應用系統,關注人機共融特性的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推進工業機器人智能化升級,智能感知、模式識別、智能分析和智能決策為重點,以機器視覺、自主決策為突破方向,積極開發焊接、裝配、噴涂、搬運、檢測等智能工業機器人,實現高柔性、高潔凈度、高危險等特定生產場景的快速響應,全面提升工業機器人傳感、控制、協作和決策性能,形成一批融合性新產品、新服務。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五)海洋智能機器人發展工程

面向經略海洋的國家需求,圍繞“智慧海洋”工程建設目標,結合我省臺海位置優勢,在海上巡邏、環境監測、漁船監測與臺風防災等領域開展海洋機器人應用研究與實現。加快水下載荷、水下主動避障、水下自主定位、導航與駕駛、水下圖像實時回傳等關鍵技術的研發與系統集成,實現水下無人航行器原型樣機研制。提升我省海域航線保障、臺海管控與防災減災能力,形成一批融合新產品、新服務。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海洋漁業廳、經信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六)居家護理智能機器人發展工程

針對我國社會老齡化現狀,積極推動面向助老陪護、家庭服務等特定場景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支持相關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研制具有智能路徑規劃、語音交互、智能跟隨、人臉識別、智能環境感知、智能險情預警等功能的智能居家護理機器人。重點突破多傳感器多模態信息融合、場景信息語義理解、自然語言交流與推理、多源輸入信息綜合理解、自主導航規劃決策等技術,建立智能交互語義平臺。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七)質控機器人發展工程

面向紡織化纖、汽車玻璃、服裝生產、造紙、冶金制造等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質量檢測技術需求,以行業骨干企業牽頭,聯合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整合優勢資源展開技術攻關,突破云端與終端人工智能云服務平臺關鍵技術,推動質量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研發和產業化。重點解決復雜生產環境下音視頻等多種傳感器數據采集,智能分析,基于云端的平臺級控制軟件,實現云機器人人工智能大腦,協同管控異構多機器人,提供平臺化、智能化、遠程化的技術解決方案,形成技術先進、生態完備的技術產品體系。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質監局、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八)安全智能機器人發展工程

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交叉融合多傳感器多模態信息融合與感知、智能識別與險情預警、多機協同、自主導航和路徑規劃、機器自主行走等技術,支持相關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升自主型或輔助型安全機器人等無人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推動在安全巡邏、電力巡線、應急救援等重要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重點解決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和惡劣天氣等復雜動態環境下的機器人自動行走、高清圖像回傳、自動視覺定位追蹤、遠程觸控操作、360度智能監控等核心問題,帶動復雜場景下的快速語義理解、觸控信息的高效編碼與通信、自動控制機器行走等關鍵技術瓶頸的突破。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公安廳、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九)自然語言研究創新工程

依托數字福建產業園區,引進一批人工智能企業和科研院所,聯合省內外高校等各方創新資源,建設自然語言科技創新中心,促進高校自由探索科研與企業目標導向研發的有效融合,獲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的原創性科技成果,為我省未來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重點推動自然語言處理一體化創新發展,包括基礎理論研究、核心芯片研發及居家養老、政務、教育等方面應用,形成一批融合性新產品、新服務。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十)智能駕駛泊車發展工程

推進漳州城市級無人駕駛示范園區建設,構建國內領先的車通訊(V2V)、車與人通訊(V2P)、車與交通基礎設置通信(V2I)在內的結合云端的網聯汽車技術(V2X)示范區,為智能汽車和智能交通發展提供支撐。支持骨干汽車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智能輔助駕駛和網聯汽車的交叉融合技術,探索自動駕駛與共享汽車結合的新模式,提高用戶體驗和提高運營效率。突破面向無人駕駛的高精度地圖技術。突破解決計算架構、復雜動態場景感知與理解、視頻特征高效實時編碼與傳輸,實時車聯網多點視頻大數據分析等瓶頸。重點支持復雜環境下多傳感器、多模態信息融合與感知、視頻特征識別、帶視頻語義信息的實時編碼、泛在網超高清圖像實時多路回傳、車載圖像人工智能終端等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多維度實現駕駛車輛的群體智能,加快從輔助駕駛向無人駕駛演進。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住建廳、交通運輸廳、公安廳、科技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是我省立足新一輪科技發展機遇,搶占創新制高點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扶持,把人工智能發展擺上重要議事議題,加強統籌協調,建立人工智能發展協同推進機制。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福建省推進人工智能發展協調小組,加強對人工智能發展的工作指導,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科技廳。組建省級人工智能專家咨詢委員會,加強人工智能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決策咨詢、統籌謀劃。

以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核心,依托高新區、開發區、示范區等各類園區和基地等載體,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研發與成果應用試點示范,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和政策措施,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發展。各市、縣(區)要結合各自優勢和資源特點,加強省市縣各級聯動,做好人工智能應用推廣、產業發展、重大項目的落地實施。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發改委、數字辦、經信委、財政廳、教育廳、人社廳、人才辦,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二)加大政策扶持

1.用好用足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企業研發費用分段補助、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獎補、企業技術改造補助、首臺套等激勵創新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牽頭和參與人工智能領域聯合攻關。

2.盤活現有各類扶持創新及數字經濟發展、軟件產業專項等資金資源,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重大項目研發、重大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國內外高端品牌并購、重點應用示范,以及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產品技術標準制定給予支持,特別是要加大首臺運用、首套運用、首項成果運用的扶持支持力度。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經信委、發改委、數字辦、財政廳、國稅局、地稅局、人才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3.我省各級各類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要對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研發、應用和產業發展加大投入傾斜支持。鼓勵各類社會資金、資源對人工智能創新團隊和項目以債權或股權投資等方式進行投入。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數字辦、財政廳、金融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4.支持人工智能企業向大數據產業園、軟件園聚集,享受相應的用電優惠政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的人工智能企業,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支持人工智能企業與發電企業開展電力直接交易,支持符合條件的人工智能專業園區開展電力增量配網試點,降低企業成本。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數字辦、經信委、科技廳、財政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三)優化營商環境

充分發揮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州新區、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多區疊加”政策優勢,推動全省開展海絲核心區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優化對外開放區域布局,吸引人工智能高端資源要素集聚。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對標國內外先進地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推行智能審批、全程網辦,打造國際化、法制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加大力度開展“一把手”招商、龍頭招商、園區招商、產業鏈招商和第三方招商,大力引進具備核心技術和領先優勢的人工智能重點企業項目。人工智能產業園區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由省級統籌優先安排,重點研發基地、創新平臺、應用示范等納入省重點項目管理,用地實行“點供”。依托“6?18”平臺機制,定期開展人工智能技術轉移轉化專場,為企業發布需求信息、開展技術咨詢等活動提供線上平臺支持。通過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開展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努力形成以品牌、資本、技術、服務、人才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

堅持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支持省內人工智能企業與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先高校、科研院所、團隊合作。推進人工智能軍民融合發展,聯合軍工集團、軍工院所,在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資源共享等方面,加快完善科技成果雙向轉化應用機制,打通軍地協同合作、需求對接通道,實現跨軍地、跨部門、跨層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鼓勵省內人工智能企業“走出去”,為有實力的人工智能企業開展海外并購、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和建立海外研發中心等提供便利和服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赴國外人工智能相對發達的區域設立離岸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孵化并引進高成長人工智能創業企業。加強閩臺人工智能研發合作與交流,促進閩臺人工智能產業對接。鼓勵跨國公司、國外機構在我省設立人工智能研發機構、人才培訓中心,推動建設人工智能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合研究中心等,積極構建面向全球的產業創新合作伙伴關系網絡。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經信委、教育廳、科技廳、國土廳、商務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四)營造創新生態

加強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倫理、安全和社會問題研究,重點圍繞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物聯網等應用基礎較好的細分領域,加快研究制定相關安全管理法規。分類推動重點領域數據開放,出臺政務數據依申請公開使用細則,率先有序開放政務數據資源,聚焦教育、交通、環境、醫療、商業等重點領域,完善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政策,研究開放數據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數據共享交換監管制度,鼓勵引導公共服務機構數據開放,圍繞氣象、海洋、電力、燃氣、通信等領域,構建涵蓋多類型數據的開放性行業大數據訓練庫,形成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多場景驗證環境。依托數字福建大數據技術服務中心和海峽大數據交易中心,促進社會數據資源的共享交換和交易流通。

增加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服務供給,布局超級計算、分布式計算、云計算相結合的高性能計算應用環境,加快下一代移動通信、物聯傳感、北斗通信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人工智能知識產權評議和專利導航,加強人工智能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在人工智能產業園區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立人工智能產業專利數據庫,促進相關專利技術的利用與推廣。加強共性技術和應用創新研究的成果轉化,支持和鼓勵產業聯盟和龍頭企業參與新一代人工智能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不斷提升我省標準話語權。積極發揮輿論宣傳和導向作用,調動全社會參與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積極性。

責任單位:省發改委、數字辦、質監局、知識產權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8年3月3日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