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產業創新】關于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信息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更新時間:2020-09-06


閩政辦〔2018〕17 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提升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振興繁榮,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明確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立足我省農產品資源優勢,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結構為主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核心,扶龍頭、抓質量、拓市場,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從分散布局向集群發展轉變。到2020年,全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2%,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3.2:1以上;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關鍵環節核心技術和裝備取得較大突破,行業整體素質顯著提升,支撐農業現代化和帶動農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7%,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轉型升級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知名品牌、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二、優化結構布局

(一)推進向優勢產區集中布局。圍繞茶葉、蔬菜、水果、畜禽、水產、林竹、花卉苗木等優勢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制定各地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引導加工產能向農產品主產區、優勢區和物流節點集聚,打造專用原料、加工轉化、現代物流、便捷營銷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支持大中城市郊區重點發展主食、方便食品、休閑食品、凈菜加工、畜禽屠宰等農產品加工集中區。鞏固完善閩東南果蔬加工產業集群,閩西北筍竹加工、畜禽產品加工集群,泉州休閑食品產業集群,沿海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鼓勵有品牌、有實力、有市場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加工,以縣為單元建設加工基地,以村(鄉)為單元建設原料基地。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發改委、財政廳、商務廳等

(二)加快農產品初加工發展。加強糧食、水果、蔬菜、茶葉、食用菌、畜禽、筍、花卉、水產和中藥材等主要農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減少產后損失。加強產地初加工設施裝備建設,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等項目,支持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建、改造和升級儲藏、保鮮、烘干、清選分級、包裝等設施裝備。優先支持使用太陽能、空氣源、減壓貯藏、真空預冷、液氮凍結等技術的設施裝備建設。重點建設蔬菜采后商品化處理中心,完善預處理及恒溫處理車間、冷藏保鮮庫、自動化生產線、冷鏈運輸車、可追溯系統等設施裝備。推進農產品冷鏈物流及超低溫生鮮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糧食局、財政廳等

(三)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適應市場和消費升級需求,圍繞我省特色農產品,鼓勵引導龍頭企業重點攻關精深加工技術,以方便食用、健康養生、提取功能性物質等為目標,積極開發保健功能食品、旅游休閑食品、化妝品、中成藥等產品。以特色水果、蔬菜、茶葉為重點開發蜜餞、飲料、凍干食品、生物制劑、添加劑等精深加工產品。加快生豬、肉禽、牛羊、蛋奶精深加工產品研發,扶持建設一批精深加工項目。以花卉超低溫脫水等技術開發為重點,扶持建設一批花卉精深加工項目。以海水捕撈低值魚類、水產養殖魚類為重點,開發水產品加工新產品、精深加工產品、功能食品和高值化產品。改造提升傳統竹木制品加工業,積極發展多酚類物質等筍竹精深加工,扶持發展生物能源、生物醫藥、生物質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支持糧食精深加工業加快發展。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經信委、科技廳、糧食局等

(四)鼓勵傳統主食產業化發展。深入開展主食加工提升行動,拓寬主食供應渠道,開展主食加工規范化生產示范,加快培育主食加工示范企業,積極打造質量過硬、標準化程度高的主食品牌。支持閩南焙烤食品、沿海米面制品和沙縣特色小吃等優勢主食加工業發展,加快福州魚丸、永定牛肉丸、閩西八大干、福鼎檳榔芋制品、明溪淮山制品等預制菜肴調理制品加工業發展,提升湖頭米粉、興化米粉、穆陽線面、永安粿條、福州線面、茶口粉干等傳統主食產業發展水平。推進馬鈴薯等薯類產品主食化。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農業廳、海洋漁業廳、經信委、糧食局、工商局等

(五)加強農產品綜合利用。不斷挖掘農產品加工潛力、提升增值空間,選擇一批重點地區、特色品種和生產環節,創建一批農產品及其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試點示范單位,主攻農產品及其加工副產物的梯次利用、循環利用、全值利用。采用先進的發酵、提取、分離和制備技術,集中建立副產物收集、運輸和處理渠道,加快利用柑桔類殘次果、皮、渣生產果膠、精油、有機肥料,利用畜禽血骨、內臟生產血漿蛋白粉、血球蛋白粉、休閑食品,利用薯類藤、皮、邊角料生產酒精、醋酸、寵物食品,利用茶梗、茶渣生產茶多酚、咖啡堿、速溶茶,利用水生生物和加工廢棄下腳料開發海洋醫藥、生物制品、生物材料、農業綠色制品等產品。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科技廳、經信委等

三、發展多種業態

(六)打造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條。按照“優化一產、深化二產、強化三產”的要求,加快構建茶葉、蔬菜、水果、畜禽、水產、林竹、花卉苗木七條產值過千億的特色農業全產業鏈。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前端延伸帶動農戶建設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設物流營銷和服務網絡,形成生產、加工、物流、營銷相銜接配套的上下游產業格局。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與上下游各類市場主體組建產業聯盟,與農民建立穩定的訂單和契約關系,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為主要形式,構建讓農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的利益聯結機制。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經信委、商務廳等

(七)創新模式和業態。推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農產品加工業深度融合應用,培育發展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農產品加工新模式。圍繞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引導農產品加工業與休閑、旅游、文化、教育、科普、養生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發揮我省傳統民間習俗和節慶文化對農產品加工業的助推作用,扶持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美食,豐富農產品加工業供給,延伸農產品加工業鏈條。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農商直供、加工體驗、中央廚房等新業態。大力推廣“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銷售”“生產基地+加工企業+旅游休閑農業”等產銷模式。探索為農戶提供糧食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的經驗方式。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商務廳、科技廳、發改委、經信委、旅發委、文化廳、教育廳、糧食局、財政廳等

(八)推進加工園區建設。立足當地特色優勢產業,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集標準化原料基地、集約化加工、便利化服務網絡于一體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和特色加工小鎮,實現產城融合發展。按照“加工有規模、布局有規劃、產品有特色、園區有機構、管理有制度、質量有保障”的“六有”標準,加強農產品加工園區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和檢測等公共平臺建設,提升園區管理水平,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優化分工,吸引農產品加工企業向園區集聚。支持安溪茶葉、龍海蔬菜、平和蜜柚、連城地瓜、古田食用菌、建寧蓮子、霞浦紫菜、連江海帶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支持秀嶼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區、建甌中國筍竹城等林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完善福清龍田經濟開發區、東山經濟開發區、霞浦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詔安水產品專業加工園區、海峽兩岸(連江)加工集散基地、馬尾海峽水產品交易中心等現代化漁業水產品加工園區建設,不斷提升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水平,扶持創建一批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經信委、發改委、商務廳等

四、加快轉型升級

(九)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圍繞農產品加工重點領域開展基礎研究、前沿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組織實施一批科研攻關項目。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完善全省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協同創新機制,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農產品加工研發,建設研發基地和平臺。加大生物、工程、環保、信息等技術在農產品加工領域的集成應用力度,加快新型非熱加工、新型滅菌、高效分離、節能干燥、清潔生產等技術升級,開展精深加工技術及其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裝備研發,提高關鍵裝備國產化水平。

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經信委、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等

(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充分利用“6?18”等平臺,促進加工技術、工藝等供需對接。加快“知創福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農業專利技術轉化運用。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加工企業,實行股權分紅等激勵措施。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發改委、科技廳、經信委、商務廳、知識產權局等

(十一)強化農產品加工品牌企業培育。確立企業主導地位,把打造一批具有福建特色、有較強影響力的農產品加工品牌企業作為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首要任務。積極培育壯大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鼓勵企業實行標準化生產,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開展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支持農產品加工經營主體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以及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強化方便、速凍、冷鮮、焙烤等地方(企業)農產品加工標準的制修訂和宣傳貫徹。提高產品質量檢測水平,發揮現有各級各類農產品、食品等公益類檢驗機構作用,構建網格化的綜合質檢體系,支持社會化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展。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加強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商標注冊與保護,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生產。開展品牌推介,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財政廳、工商局、商務廳、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環保廳、知識產權局、福建檢驗檢疫局、廈門檢驗檢疫局等

(十二)加強人才隊伍培養。整合社會培訓資源,部門協作統籌安排,加快培育一批經營管理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生產能手和技能人才。加大人才引進和科研人才的集聚。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農產品加工、食品加工技術等相關專業,加快培養農產品加工專門人才。各有關部門應該積極支持開展加工技術人員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計劃要突出農產品加工人員培訓。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創業創新孵化園,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辦領辦農產品加工企業。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人社廳、教育廳、科技廳、省委人才辦等

五、完善政策措施

(十三)加強財政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購置倉儲烘干設備,按規定享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完善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積極支持農產品加工原料基地、公共設施、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和技術改造。支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對符合要求的項目給予技改資金支持。落實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農產品加工固定資產投資補助政策。加大財政投入,支持農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設施建設,鼓勵支持開展精深加工技術和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裝備研發,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品牌建設,支持農產品及其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支持農產品加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責任單位:省財政廳、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經信委、商務廳、工商局、教育廳、科技廳等

(十四)落實稅收政策。落實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省財政廳和國稅局要積極推進試點工作開展,及時調整有關政策;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等相關部門要積極宣傳,引導有關行業充分利用好政策。落實好農產品增值稅從13%簡并到11%的政策、農產品初加工企業所得稅優惠等鼓勵農產品加工的稅收優惠政策。在實施與農產品加工有關的國家鼓勵類項目中,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所需先進設備,所繳納進口環節增值稅可按規定予以抵扣。

責任單位:省國稅局、地稅局、財政廳、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等

(十五)強化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為農產品生產、收購、加工、流通和倉儲等各環節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政府出資的擔保機構要在業務范圍內適當擴大農產品加工擔保業務規模,完善銀擔合作和風險分擔機制,為農產品加工企業融資增信。將農民合作社興辦加工流通企業列入農業擔保體系支持范圍。積極開展廠房抵押和存單、訂單、應收賬款質押等融資業務,創新“信貸+保險”、產業鏈金融等多種服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上市掛牌、發行債券。積極推廣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等新型險種,鼓勵農業擔保與農業產業鏈加速融合,探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險。

責任單位:省金融辦、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銀監局、福建證監局、福建保監局、財政廳、經信委、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等

(十六)改善投資貿易條件。支持社會資本依照相關規劃和規定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發揮閩臺農業合作優勢,對接“海上絲綢之路”,支持引導臺商及外商投資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引導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對外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裝備,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強化在融資和通關等方面的便利化服務。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申請專利、商標、品牌、標準等,鼓勵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和收付資金。

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福州海關、廈門海關、福建保監局,省工商局、知識產權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科技廳、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等

(十七)落實用地用電政策。農產品加工用地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年度計劃用地指標給予優先安排。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屬于我省鼓勵發展、列入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重大項目和省重點建設項目的農產品加工業用地,實行優惠的地價政策,在確定土地使用權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優惠的出讓底價不得低于該項目實際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的相關費用之和。鼓勵農產品加工工業用地在符合城鄉規劃、不改變原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工業用地土地利用率和容積率,不再補繳土地出讓金。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落實農產品初加工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的政策,切實保障農產品加工用電。

責任單位:省國土廳、電力公司、物價局、農業廳 、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等

六、加強組織保障

(十八)完善工作機制。各市、縣(區)要把農產品加工業擺在重要位置,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目標考核內容,健全農產品加工的管理體制機制,將農產品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省農業廳要發揮牽頭作用,做好規劃、指導、管理、服務等工作,督促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采取有力措施,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責任單位: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等省直有關部門

(十九)完善統計制度。各級農產品加工主管部門要做好農產品加工統計分析工作。各農口行政主管部門要完善統計工作制度,建立規范化、常態化的農產品加工業統計分析體系。各市、縣(區)要認真組織農產品加工業基礎數據錄入、匯總等工作,科學反映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統計局等

(二十)強化公共服務。推進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展示展銷平臺建設,加強政策咨詢、融資信息、人才對接等公共服務。加快制修訂一批地方(企業)農產品加工標準和追溯標準。引導福建省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聯盟、農產品加工行業協會及其他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發揮其在行業自律、教育培訓和品牌營銷等方面的作用,督促企業切實履行質量、安全和吸納就業等責任。各級農產品加工管理部門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公共服務。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商務廳、質監局、民政廳等

(二十一)營造良好氛圍。借助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強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公眾營養膳食科普知識宣傳。總結篩選一批農產品加工典型企業和園區,組織觀摩交流活動,推介好經驗、好典型、好做法,營造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責任單位:省農業廳、林業廳、海洋漁業廳等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3月9日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