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批復同意,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穼Α笆奈濉睍r期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作出哪些部署?記者專訪了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
問:我們注意到,“十四五”能源規劃的名稱與“十二五”“十三五”有了新變化,請問如何理解“現代能源體系”?“十四五”規劃與以往五年規劃相比有何創新點和亮點?
答: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規劃名稱的變化,實質上是反映了新階段發展形勢、發展要求的變化。
從全球發展的大趨勢看,世界能源正在全面加快轉型,推動能源和工業體系形成新格局,綠色低碳發展提速,能源產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能源生產逐步向集中式與分散式并重轉變,全球能源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多極化趨勢。我國要加快構建的,就是順應世界大趨勢、大方向的“現代能源體系”。
從新階段新要求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強調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取得重大進展,并明確了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任務。能源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我國要加快構建的,也是順應現代化經濟體系內在要求的“現代能源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和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就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的第一項重點任務就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扒鍧嵉吞及踩咝А卑藗€字,就是現代能源體系的核心內涵,同時也是對能源系統如何實現現代化的總體要求。《規劃》主要從3個方面,推動構建現代能源體系。
一是增強能源供應鏈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安全是能源發展的首要任務,“十四五”時期我們將從戰略安全、運行安全、應急安全等多個維度,加強能源綜合保障能力建設。到2025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6億噸標準煤以上,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二是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方式綠色低碳變革?!笆奈濉笔翘歼_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是關鍵,重點就是做好增加清潔能源供應能力的“加法”和減少能源產業鏈碳排放的“減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能源消費模式,到2025年,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三是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萍紕撔率悄茉窗l展的重要動力,“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發揮好科技創新引領和戰略支撐作用,增強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推動能源系統效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以上3個方面,既是“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重點,也是“十四五”能源規劃的創新點和亮點。
問:“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供需相對寬松,但還是出現了電力、煤炭、天然氣等供應時段性偏緊的情況。2021年全球能源供應緊張,我國煤炭、電力供應壓力也比較大,請問對“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供需形勢有什么判斷?如何有力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答:去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能源消費超預期增長,超出了能源供應鏈的彈性范圍,導致部分地區煤炭、電力供應時段性緊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方面采取了多項應對措施,狠抓煤炭增產增供,推動各類電源多發滿發,強化天然氣產供儲銷銜接,促進能源供應總體穩定,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有效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深入推進,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能源消費仍將剛性增長,能源保供的壓力持續存在,我們將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備”的原則,以保障安全為前提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加強能源自主供給能力建設,確保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平穩有序。
一是著力增強能源供應能力。統籌推動非化石能源發展和化石能源清潔利用,把供給能力建設擺在首位。一方面要做好增量,就是要把風、光、水、核等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好,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持續擴大清潔能源供給。另一方面要穩住存量,發揮好煤炭、煤電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有序釋放先進煤炭產能,根據發展需要合理建設支撐性、調節性的先進煤電,著力提升國內油氣生產水平。
二是加快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提升能源資源配置能力,做好電網、油氣管網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強電力和油氣跨省跨區輸送通道建設。建立健全煤炭儲備體系,加大油氣增儲上產力度,重點推進地下儲氣庫、LNG接收站等儲氣設施建設,提升能源供應能力彈性。
三是加強能源應急安全保障能力。這是能源保供工作的重要方面,既要加強風險預警,建立健全煤炭、油氣、電力供需預警機制,還要做好預案、加強演練,提高快速響應和能源供應快速恢復能力。特別是對于電力應急安全保障,要不斷完善有序用電方案和應急預案體系,提高電網互濟支撐水平,提升電力應急供應和事故恢復能力。
問:能源領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主戰場,請問《規劃》如何把握能源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的關系?“十四五”時期,能源領域在推動碳減排方面有何舉措?
答: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外宣示的碳達峰碳中和4個主要指標中,能源直接相關的就有3個,分別是203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較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以及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
《規劃》貫徹落實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一方面合理分解細化發展指標,提出了“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以及水電、核電裝機規模等目標指標;另一方面把任務落實得更具體,設置“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專章,以及“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減少能源產業碳足跡”“更大力度強化節能降碳”等專節,以專欄形式提出了“十四五”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重點工程,將碳達峰工作有關任務要求落實到具體任務、行動和工程上。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規劃》主要從3個方面入手,做好能源領域碳減排工作。
一是加快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聚焦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的目標,“十四五”時期重點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因地制宜開發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增強清潔能源供給能力。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二是大力推進能源產業鏈碳減排。強調在能源開發生產、加工儲運等各環節,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水平,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時要注重因地制宜,推動能源產業和生態治理協同發展。
三是支撐、服務、推動重點行業轉變用能方式。能源領域碳減排的關鍵是用能模式的低碳轉型,“十四五”時期將重點關注工業、交通、建筑等行業領域,以更大力度強化節能降碳,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推動提升終端用能低碳化電氣化水平。
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是碳達峰碳中和主要指標之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提出了2025年達到20%左右的發展目標,請問《“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如何有效落實《綱要》目標?
答:《規劃》全面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有關能源發展的目標任務,《綱要》中能源相關的目標指標共4個,分別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6億噸標準煤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這些指標之間銜接匹配、互為支撐,共同構成“十四五”能源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導向。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是體現能源結構低碳轉型的主要指標,《規劃》從消費側、供應側兩個方面明確了任務舉措,確保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在能源消費側,《規劃》著力從3個方面推動形成綠色低碳消費模式。一是完善能耗“雙控”與碳排放控制制度,嚴格控制能耗強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十四五”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二是實施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行動,著力提升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能效水平,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三是大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嚴格控制鋼鐵、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業煤炭消費,全面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深入推進電能替代,提高終端用能低碳化、電氣化水平。
在能源供給側,一方面,考慮到非化石能源主要以電的形式利用,支撐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20%左右的目標,《規劃》在指標設置上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左右,“十四五”期間提高5.8個百分點。在任務安排上,《規劃》對水、核、風、光等非化石能源發電作出統籌安排,提出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因地制宜開發水電、生物質發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并在項目專欄中明確了“十四五”重點發展區域及工程項目,力爭2025年常規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8億千瓦左右,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另一方面,《規劃》對非化石能源非電利用也安排了相應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程,包括核能綜合利用、生物質燃料、地熱能供熱制冷等。
通過以上目標任務的實施,將有力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規劃》對“十四五”區域能源發展有什么總體考慮和具體措施?
答:受能源資源稟賦影響,我國能源生產消費逆向分布特征明顯。以“胡煥庸線”為近似分界線,我國中東部地區能源消費量占全國比重超過70%,生產量占比不足30%,重要的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長期以來,形成了“西電東送、北煤南運、西氣東輸”的能源流向格局。進入新發展階段,綜合考慮區域能源供需平衡、資源環境約束、能源輸送成本等因素,《規劃》著力推動區域能源協調發展,對能源生產布局和輸送格局作出統籌安排,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一是加快西部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西部地區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都比較豐富,要繼續發揮好對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支撐作用。在發展思路上,要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把發展重心轉移到清潔能源產業,重點建設“風光水(儲)”、“風光火(儲)”等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
二是提升中東部地區能源清潔低碳發展水平。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為重點,加快發展分布式新能源、沿海核電、海上風電等,推動更多依靠清潔能源提升本地能源自給率,開展能源生產消費綠色轉型示范。
三是強化區域間資源優化配置。優化能源輸送格局,統籌布局新增電力流,充分挖掘存量通道的輸送潛力,到2025年,“西電東送”能力達到3.6億千瓦以上。新建輸電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
問: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于核心地位,《規劃》對于深化能源領域改革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有什么總體考慮?
答:《規劃》突出了“以保障能源安全為根本任務,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鮮明導向,以創新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重要支撐”的總體思路,改革創新是“十四五”能源發展的鮮明底色,也是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兑巹潯分υ鰪娔茉纯萍紕撔履芰Γ瞥萍s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增強能源產業發展活力。
在科技創新方面,《規劃》聚焦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總體目標,一方面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立足我國能源產業基礎和優勢,持續提升風電、太陽能發電等非化石能源及化石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水平,推動能源綠色低碳技術加快突破,鍛造能源創新優勢長板。強化儲能、氫能等前沿技術攻關。另一方面,完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整合優化科技資源,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于能源科技創新領域。
在制度創新方面,《規劃》重點從三方面增強能源治理效能:一是完善能源法律法規體系,建立以能源法為統領,以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單項法律法規為支撐,以相關配套規章為補充的能源法律法規體系。二是完善綠色低碳政策體系,健全能源轉型市場化機制,推動電力、油氣等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發展。三是深化能源領域“放管服”改革,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在產業模式創新方面,《規劃》一方面著力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推動能源技術與現代信息、新材料、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產和消費新模式,開展智慧能源示范。另一方面,著力培育壯大綜合能源服務商、電儲能企業、負荷集成商等新興市場主體,破除新模式新業態在市場準入、投資運營、參與市場交易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