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數商興農”農產品電商報告——從阿里平臺看農產品電商高質量發展》,公布2021年全國“農產品數字化百強縣”榜單。我省9個縣(市、區)上榜。其中,安溪、武夷山、福鼎進入前五強,分列第1、第3、第4位。
這是一張令人驕傲的成績單,說明我省農業產業數字化建設總體水平比較高。這份成績顯然來之不易。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用傳統的眼光來看,發展農業的資源稟賦并不優越,唯有發展特色農業,走差異化發展之路,才有可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福建省一直以來就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最終才形成了一縣一特色的產業格局,茶葉、水產、花卉苗木、林竹、水果、畜禽、蔬菜等優勢特色產業年產值超千億元。安溪鐵觀音、武夷大紅袍、福建百香果等品牌更是在國內名聲響亮。
良好的局面從何而來?來自于政府部門的高站位規劃和全社會農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仡?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 SimSun;">福建省特色農業產業的壯大歷程不難發現,福建省特色農業產業騰飛的關鍵,在于農業技術賦能。而實現技術賦能的群體,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科特派”群體。
比如,南平建甌市錐栗產業,離不開詹夷生的奉獻。建陽葡萄產業的壯大,著名農技專家謝福鑫功不可沒。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福建農業的今天;沒有他們技術賦能,福建特色農業產業就難以創造今日的輝煌。
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動力并非一成不變。進入新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農業發展又一次增添新動能,還需插上數字化的翅膀。研究顯示,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實現了農業投入品的精準決策、精準施用,單位節肥、節藥效率分別提高35%、30%以上。更關鍵的是,借助信息技術,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得以實現全鏈條監督覆蓋,大大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在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舌尖上的安全”的時候,這無疑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競爭力。
正是看到信息技術的推動作用,近年來,福建省加快了農業產業信息化改造的步伐。去年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深入實施特色現代農業“3212”工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工程等,大力培育引進現代農業龍頭企業,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特色現代農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這些前瞻性規劃,奠定了福建省農業產業發展壯大的新基礎。
方向已明,奮斗不息。雖然福建省農業產業信息化取得了較好成績,但與全國先進省市以及農業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些短板和弱項。走好新時代農業產業發展之路,相關部門要持續總結入選榜單地區的發展經驗,堅持信息技術賦能的同時,加快創新步伐,一步一個腳印,為特色農業發展插上新的騰飛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