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中央宣傳部在京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宣傳文化工作情況和成就。在發布會的介紹和問答環節,來自中央宣傳部、國家網信辦、文化和旅游部、廣電總局的發布人均提及,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在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業禮表示,為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中宣部推動建設了國家公共文化云、智慧廣電、智慧圖書館、智慧博物館、數字農家書屋等。2021年,全國公共圖書館實際持證的讀者達到了1.03億人,群眾文化機構服務人次8億多,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36000場,教育活動32萬場,接待觀眾近8億人次,相關網站網絡的瀏覽量41億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盧映川補充說,文旅部積極實施公共文化數字化項目,依托數字化技術手段進一步促進文化服務質量的提升。過去十年間,文旅部累計建設并提供給廣大讀者的數字資源總量達到3844TB,包括電子書和視頻資料等,大體上相當于增加了10個省級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總量。此外,新科技手段的廣泛應用還促進了文藝的高質量發展。
廣電總局副局長孟冬稱,十年來,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也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按宕逋ā钡健皯魬敉ā币呀泴崿F,憑借有線電視網絡和無線發射臺站的數字化改造,以及直播衛星在偏遠農村地區入戶應用的拓展,截至2021年底,全國廣播電視節目的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了99.48%和99.66%。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提及,網信辦的下一步工作重點歸納起來就是抓好“三個主體”“三個規范”。其中“三個規范”包括技術應用的規范,網信辦將督促平臺嚴格落實好算法推薦等管理規定,完善人工干預和用戶自主選擇機制,以技術規范來保障內容規范。
孫業禮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是一個重要論斷。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到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安全,網絡無處不在。中國將抓住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帶來的機遇,以信息化促進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化,加快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