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際傳播能力離不開新技術支撐
面向未來,新技術對中國特色戰略傳播體系的構建將起到關鍵性的支撐作用。
一是要積極推動科技共享增進全人類共同福祉。面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貧富差距增大、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需要我們秉持開放包容的理念,推動5G等新科技在全球領域的共享應用、交流合作和互利共贏,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二是要加快創新傳播領域的多場景技術應用。當前,智能化正在加速重構國際傳播圖景,我們應保持高度敏感,乘勢而上找準結合點、著力點。
三是要著力構建與融合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當前,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深水區”,國際傳播的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需要不斷深化拓展。中國外文局正謀劃全球化立體化傳播格局。
四是要充分運用科技進步成果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比如,中外籍記者在外文局組織的赴新疆實地采訪活動中,運用新技術手段在多個海內外社交平臺發布“即攝即傳”的推文500余條,讓真實鮮活的影像直達海外受眾。
李平(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
新技術賦能主流媒體責任將更重大
媒體融合在本質上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主流媒體是推動媒體融合的主力軍,應該在技術變革的潮流中抓住機遇,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構建媒體融合共同體,為融媒體提供行業規范。
全球對基于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賦能的融媒體產品,還將產生更旺盛的現實需求,所有媒體機構和泛媒體從業者在未來的數字文明中大有可為。科技日報社長期密切關注5G技術的動態發展,并開展了多層面、多角度、多渠道的全球輿論引導。
當前,以病毒溯源、數字安全等為議題的國際輿論斗爭嚴峻復雜。
面對已知要素與未知要素相互糾纏、不斷疊加的大變局,被新技術賦能的新型主流媒體,該如何在速度和效率中,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和清醒頭腦,在主動擔起職責使命的同時,還能以理性、自信、開放、包容的姿態,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將成為我們要深度思考并積極作答的時代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