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本屆高博會首設兩岸融合發展成果展專區——

探索產教融合的閩臺范式

信息來源:福建日報更新時間:2024-04-17

率先在大陸開展大規模、成批次高校學生赴臺學習;

率先在大陸出臺關于兩岸職業教育合作領域的地方性法規;

率先實施臺灣教師引進資助計劃和所在單位直接聘用技術職務政策;

72所福建高校與118所臺灣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其中38所高校具備招收臺生資格,基本實現公辦本科院校和優質高職院校全覆蓋,累計逾萬名臺生來閩就讀;

……

15日至17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福建省教育廳、福州市人民政府、廈門大學等單位承辦的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以下簡稱“高博會”)在福州舉辦。在本屆高博會首設的兩岸融合發展成果展專區,福建推動閩臺高等教育領域融合發展取得的明顯成效,受到與會嘉賓的廣泛贊譽。

在海峽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學術活動中,臺灣藝術大學前校長謝颙丞梳理了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歷程——經過2008年至2016年間的快速發展,福建成為兩岸高校合作交流最為密集的地區,與臺灣高校合作專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電子通信業、建筑業、旅游業、現代農業等緊缺人才領域。其中,“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尤為令人印象深刻。

“兩岸在學生聯合培養、合作辦學、教師互聘、科研成果共享等資源互補型合作項目的規模上仍有待提升。”謝颙丞坦言。

作為全國最早實行對臺單獨招生的試點院校之一,福建師范大學對臺招生專業多達72個,涵蓋本碩博三個層次,臺籍生數量長期位居福建高校前列。

“我校2010年起實施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計劃,推動文化產業管理等8個專業與世新大學、銘傳大學等6所臺灣高校開展本科層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目前累計聯合培養畢業生近4000名?!备=◣煼洞髮W校長王長平介紹說。

專家們認為,要發揮兩岸高等教育的各自優勢,推進雙方辦學資源優勢互補,形成培養合力。

“聯合培養的目的,是建立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共同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兩岸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敝袊叩冉逃龑W會副會長李家俊認為。

他建議,兩岸高校要面向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集聚優勢學術資源開展合作研究,共建共享特色化、專業化、開放型的兩岸高校學術研究平臺。同時,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加強前沿、新型、交叉學科專業建設,推進兩岸高校在儲能科學、能源材料、數字技術、海洋科學、“雙碳”等重點領域深度交流合作,助力提升國際競爭力。

在本屆高博會上,43所福建高校與89所臺灣高校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就業創業等方面的交流融合成果集中亮相。

“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對于釋放創新活力具有重要意義。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聚焦兩岸產業結構融合度和互補性,加快推進科研成果轉化,進一步增進兩岸科研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睂<覀円恢抡J為。

多年來,閩臺高校積極搭建開放合作研究平臺,共同建設實驗室、研究中心、科研創新平臺等,重點聚焦閩臺地區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中共同關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合作開展基礎研究。閩臺高??蒲袌F隊人員聯合科研攻關,共同申報承擔各級各類課題研究項目,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11年12月以來,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福建省人民政府設立的海峽聯合基金,支持閩臺高校開展科研合作項目100多項,并獲得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發明專利,對促進閩臺兩岸項目對接合作具有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

“我們正在打造人文類、產業類、金融管理類學科服務集群。”王長平表示,福建師大正在布局建設2至3個促進兩岸行業產業融合發展的未來技術學院或現代產業學院,還將完善閩臺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推進國家技術轉移海峽中心學校分中心建設,積極參與海峽兩岸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著力推動閩臺科研成果轉化應用。

專家們建議,應繼續對接閩臺產業科技融合創新需求,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機制,協同建設閩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教聯合體。

“在傳統文化保護體系的數字化技術標準上,臺灣較有經驗。兩岸高校可以助力整合數字化技術,探索制定標準與規范,共建中華文化數據庫?!敝x颙丞建議。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