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讓一粒粒好種子成為農民的豐收希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科技特派員康英德對此不遺余力。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北辰山下竹壩農場,番茄、辣椒、玉米、苦瓜等種苗在不同時節靜謐生長,待到成熟,再送到農戶手中,栽種在更廣闊的天地,令田野芳華無限。
這里是康英德親手打造的“種苗王國”。他選擇擁有廣闊市場的種苗作為事業切入點,創辦了廈門百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利),專注種苗培植技術研發。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他扎根田地、面向農民推廣“良種+良法”種植模式,憑借一棵棵創新種苗和先進技術,帶領農民走上現代農業的康莊大道。
今年8月,康英德被評選為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員”。
培育國產好苗
如今的“百利種苗”已是廈門一張響亮的名片,特別是在當地農民中有口皆碑:“百利的蔬菜品種跟其他相比,產量高、品相好、受歡迎?!薄坝昧吮镜胤N苗后,再也沒有換過其他種苗?!?/span>
……
當在田間地頭聽見農民這樣評價夸贊自己培育的種苗時,康英德感到,十年創業是值得的?!斑x擇回鄉創業的初衷就是想讓鄉親們用上本土培育的優良種苗,可以不再依賴進口。”他說。
康英德依稀記得,小時候家鄉大面積種植的胡蘿卜品種來自國外,僅200克左右的種子就售價1萬元。盡管價格昂貴,但因進口種子產量高、抗病性強,鄉親們寧愿多花錢,也不愿意用國內的免費種子。
為什么進口種子就比國產的好?年少時的疑問就像一粒種子埋在康英德心間,引領著他不斷去尋找答案??涤⒌驴吹絿夥N苗研發技術的先進水平,接觸到現代農業的先進理念,他決心通過所學改變家鄉的農業面貌。
2010年,28歲的康英德抱著“培育出中國好苗種”的信念,回鄉創辦百利,一頭扎進種苗培育工作。
創業以來,康英德和團隊專注育種科研,自主研發或改良生產設施設備,推動工廠化育苗、嫁接生產等的技術更新,先后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實現年生產各類蔬菜嫁接苗、實生苗等1.2億株,覆蓋閩浙贛粵桂瓊滇等南方省市。與此同時,他加入了廈門市的科技特派員隊伍,積極向農民推廣新技術、新方法,希望提高農民的種植品質和效率。
開展種業攻關
小小的種子,蘊含大大的學問。
在外人看來,學有所成的康英德回家做起了農民,種起了地,并沒有太大成就。但康英德自己知道,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其中的科技含量一點也不比高精尖的產業低。
康英德說,市場上認可度高的優質種子都是來自不同品種,經人工選育、歷經幾代改良所得,其中的關鍵技術買不來,只能靠自己摸索。
傳統種子各有優劣,培育出好苗子需要挑出不同種子的好基因,再重新組合配對,擴繁出人們理想的新品種??涤⒌潞突锇閭儾捎梅肿訕擞浖夹g,對目標作物展開上百次雜交配對,只為試出最佳基因組合。
“我們培育的番茄皮薄汁多香甜,我們培育的苦瓜個頭足、產量高,抗病性強……”談起自己用心培育的好種子,康英德說:“每改良一代,就要歷經數百次雜交組合;每一步都做對,才能產生理想的苗子。”
在形成一定技術積累后,2015年,康英德帶領團隊投入到更為復雜的育種工作中,積極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種源,先后獲得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保護3項,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2項,還有多個品種正在申請保護中?!胺N苗相當于是農作物的芯片,凝聚著最核心的技術,只有掌握了種源,才能把飯碗牢牢抓在中國人自己的手里。”康英德說。
除了先進的育種育苗技術,康英德更致力于將現代農業的管理理念發揚光大。走進百利智能化育苗大棚,沒有泥濘的土地,沒有化肥的異味,整齊排列的苗床上,一株株種苗生機勃勃??涤⒌聢F隊先后引進智能控制系統、全自動播種機、移動噴灌等系統,同時自主研發改良相關設備,對農作物實行精細化管理,一座現代化農業科技園漸露雛形。
在前沿技術和先進設備的加持下,康英德團隊掌握了一整套培育高優種苗的方法。百利先后獲評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村創業創新第二批優秀帶頭人”企業,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企業等榮譽。
傳播現代理念
如今,百利已成為我國南方首屈一指的蔬菜種苗企業,但康英德的夢想不止于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作為科技特派員,他除了摸索先進種苗培植技術,把繁育的優質種苗交到農戶手中,還致力于將現代農業理念和先進農業技術發揚光大。
他說:“‘良種’是基礎,‘良法’是保障,好的品種加上好的設施設備、好的種植習慣才能誕生好的產品,才能真正提高農民的收入?!?/span>
身為科技特派員,康英德把回饋社會視作自己的責任。作為鄉村脫貧致富帶頭人,他連續多年組織開展現場觀摩會、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活動,每年培訓農民3000人次,技術人員300人次。
“作為種苗企業,我們更關心農民通過我們培育的種苗能不能賺到錢。”康英德回憶,一開始,百利培育的新品種,農民不敢輕易嘗試。他和技術員每天登門拜訪,免費送種子上門,挨家挨戶指導農戶從一畝地開始試種。好苗不愁長,日子久了,農戶們發現種植這些本地培育出的優良種苗,產量能提高上千斤。農民的顧慮逐漸打消了,百利口碑也越來越好。
在同安區郭山村,近5年康英德團隊為當地投入辣椒、長茄等6個新品種,通過改善農業種植模式,產能由原先的每畝產量4—5噸,提升到每畝6—8噸,畝產收入也由原先的2—3萬元提升至3—4萬元。
百利還與當地軍營村開展“公司+村集體經濟”合作模式,成立軍營紅小番茄種植基地,基地每畝收益是傳統種植品種的2—3倍,能穩定為軍營村集體帶來每年20萬元收益。
康英德堅信農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和高素質人才。他總是稱自己為“新農人”,他還常常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農業,把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帶到農村。“要讓農民成為令人尊重的一個職業,這樣才會真正讓農業興旺發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