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貴在精準 重在產業 根在創新 要在合唱 恒在堅持——

橫向到邊 縱向到底 構建科技扶貧大格局

信息來源:科技日報更新時間:2021-03-01

    柞水木耳火了。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西柞水考察脫貧攻堅工作時點贊柞水木耳“小木耳、大產業”。

  “總書記的點贊,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內的科技扶貧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的實實在在的作用?!敝袊こ淘涸菏俊⒓洲r業大學教授李玉振奮地說。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科技部定點扶貧縣柞水縣的真實寫照。小木耳在科技的加持下,逐漸變成了大產業。味鮮、個大、肉厚……李玉團隊選育的黑木耳、玉木耳在柞水百姓脫貧致富中發揮了硬核作用。

  科技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扶貧行動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2016年確定的十大扶貧行動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黨組牢牢把握精準扶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扶貧方略,深入實施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創新部際協調、東西部科技扶貧協作、“四級聯動”三項機制,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我國科技扶貧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全國科技系統在貧困地區建成1290個創新創業平臺,建立7.7萬個科技幫扶結對,選派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投入200多億元資金,實施3.76萬項各級各類科技項目,推廣應用5萬余項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

  把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作為主陣地

  李玉,是我國食藥用菌研究領域唯一的院士。長春和柞水遠隔2102公里,李玉團隊的木耳為何能在柞水喜獲豐收?

  這背后有一個科技扶貧的動人故事。2017年,由科技部牽線,李玉團隊奔赴柞水縣開啟科技扶貧行動。

  “科技扶貧能夠在柞水縣等地取得顯著成效,關鍵在于把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作為主陣地?!笨萍疾肯嚓P負責人表示。

  在柞水,科技部累計實施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等項目28個,投入7050萬元,引進各類科技人才380余名,組織培訓扶貧干部、貧困群眾3000多人次。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累計在貧困地區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等各級各類科技項目3.76萬項,引領了扶貧產業快速發展。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要經濟作物優質高產與產業提質增效科技創新”“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等重點專項投入6600余萬元,推動秦巴山片區等貧困地區水產養殖、木耳及珍稀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

  黃連新品種選育、高效栽培、副產物綜合利用等技術的推廣應用,使重慶市石柱縣黃連產業綜合產值達3.6億元,種植戶戶均收入4.6萬元。

  新疆洛浦縣整合6000多萬元扶貧資金,建成和田地區最大的良種鴿繁育基地,吸納193名貧困群眾就業,帶動7900戶貧困戶脫貧增收,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

  全國科技系統累計推廣應用“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粉壟耕作技術”等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5萬余項,為貧困地區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科技特派員成為脫貧攻堅生力軍

  2015年,60歲的科技特派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來到家鄉云南最貧困的地區瀾滄縣,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新目標:用科技改變貧窮。

  他長期在瀾滄縣竹塘鄉蒿枝壩村駐村扶貧,是第一個把院士工作站建在最基層村民小組的科技特派員。

  他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被當地群眾稱為“農民院士”。

  目前,林下有機三七種植已在瀾滄貧困山區推廣上萬畝,冬季馬鈴薯已在云南全省推廣500多萬畝。

  “科技扶貧,讓我們把‘冬閑田’變成了‘效益田’,在瀾滄拓展出了一個冬季馬鈴薯產業?!敝煊杏抡f。

  2019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年來,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隊伍不斷壯大,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使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span>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選派的科技特派員奔赴脫貧攻堅第一線,基本實現了對全國近10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全覆蓋。

  他們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帶著農民賺,先后涌現出了李玉、趙亞夫、姚建民、呂秀蘭、朱有勇等先進典型。

  2014年以來,中央財政又累計投入21.4億元實施“三區”人才支持計劃科技人才專項計劃,向中西部省份1118個“三區”縣選派了12萬余名科技人才,重點面向返鄉農民工、大學生村官、科技示范戶等培養了2萬余名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鄉土人才,為貧困地區打造了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工作隊。

  打造創新驅動精準脫貧的示范田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井岡山脫貧攻堅工作指出,“井岡山要在脫貧攻堅中作示范、帶好頭”。

  如何實現總書記的殷切囑托?

  科技部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路徑,把定點扶貧縣打造為創新驅動精準脫貧示范田,選送了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實的掛職干部和科技人才,實施了一批接地氣效果好的科技項目,建立了一批示范優帶動強的創新創業載體,做響了一批有特色可持續的扶貧產業。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科技部在5個定點扶貧縣累計投入資金和引進幫扶資金11億余元。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科技助力經濟2020”專項等項目250余項,累計投入資金2.19億元,引進幫扶資金約8.45億元,選育近200個新品種,開發產業關鍵技術100多項,有力提升了定點扶貧縣產業發展科技水平。

  在5個定點扶貧縣,科技部建立了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星創天地、眾創空間、協同創新分中心、科技示范基地、產業示范園、科技資源統籌中心等創新創業載體30多個,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深度融合,促進扶貧主導產業提質增效。

  截至2018年,科技部先后向定點扶貧縣井岡山選派了30屆科技扶貧團65名扶貧干部,集中扶持了35個重點貧困村,累計支持各類項目338個,投入項目資金3.45億元。

  2017年2月26日,井岡山市在國家貧困縣中率先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初的21.5%下降到2019年的0.055%,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600元增長到10205元。

  科技部5個定點扶貧縣全部提前摘帽,其中井岡山市在全國貧困縣中率先脫貧摘帽,把習近平總書記“井岡山要在脫貧攻堅中作示范、帶好頭”的殷切囑托變成了美好現實。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span>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span>

  “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span>

  “全黨全社會要繼續共同努力,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span>

  ……

  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科技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產業、根在創新、要在合唱、恒在堅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發揮科技和人才優勢,探索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精準脫貧之路。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科技將播撒更多的種子,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