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就是將你閑置的資源共享給別人,提高資源利用率,并從中獲得回報。共享經濟的理念是共同擁有而不占有;共享經濟的本質是互助和互利。
共享經濟行業發展的時間不長,但在短時間內已經快速地滲透到了很多行業和細分市場。以消費交易對象為分類標準將共享型經濟行業分為五個主要類型,涉及旅行住宿共享、物流共享、交通共享、服務共享、閑置用品共享。
國家發布《通知》指出,為有效應對近期共享經濟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構建綜合治理機制、推進實施分類治理、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等。
共享經濟行業市場規模
2014年后,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增速放緩。經歷過爆發式增長與市場選擇、政策調控,共享經濟模式正在以更加合理的速度逐步擴散。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共享經濟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享經濟的提供服務者人數約為7000萬人,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共享經濟平臺的就業人數約585萬人,比上年增加85萬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預計2020年,共享經濟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市場規模占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
2017年我國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7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
量身定做監管制度成為大勢所趨
共享經濟是最活躍的新動能,預計未來5年,我國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報告還指出,在積極鼓勵共享經濟發展的同時,針對實踐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尤其是直接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量身定做監管制度成為大勢所趨。
同時,制定差異化治理策略和分類細化管理,意味著政府層面的監管不會“一刀切”,而是更貼近不同行業領域的實際需求。任何的經濟政策,只要是在尊重市場規則的前提下制定的,企業都是擁護的。
協同治理 平臺企業也應是秩序維護者
此次《通知》提出,壓實平臺企業主體責任,采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與人工審核相結合的方式,強化身份核驗和內容治理。
強化身份核驗和內容治理意味著要加大相應投入。從短期看,隨著《通知》的貫徹落實,平臺企業不得不加強對用戶的篩選和管理,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平臺企業的經濟成本。但是從長遠看,這有利于雙向篩選平臺的供求雙方,從根本上維護用戶權益、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等等,同時促進平臺企業健康發展,將共享經濟引入規范有序的軌道。
加強監督 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
在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方面,《通知》提出要依法依規強化對平臺企業收集、保存、使用、處理、共享、轉讓、公開披露、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等行為的監督,督促平臺企業運用匿名化、去標識化等技術手段,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水平,防止信息泄露、損毀和丟失。
從監管角度而言,要劃清政府與市場的職能。政府應著重對平臺企業進行調控、監管,并為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提供制度設計,包括建立立體化、動態化的個人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禁止或限制企業收集、保存、使用、處理、共享、轉讓、公開披露、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等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提高危害個人信息安全的代價;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黑名單制度,減少或杜絕危害個人信息安全的行為。
從企業角度而言,除了《通知》提到的要求之外,還要將保障個人信息安全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指標,不利用個人信息牟取不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