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記者從江南大學了解到,該校饒義劍教授團隊經過對尾孢菌素抑制太湖藍藻生長的持續深入研究,通過仿生設計開發了一種更加高效的抑藻材料。該方法為解決淡水湖水華問題,尤其是太湖的藍藻爆發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環境領域頂級國際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危險材料雜志》)。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富含氮、磷污水的大量排放,水體中的藻類迅速繁殖,從而引發藍藻水華,破壞水體生態系統。長期以來,我國太湖、巢湖和滇池等淡水湖深受藍藻水華的影響,每年都花費高額治理費用。
“盡管我們開發的第一代天然抑藻劑尾孢菌素展現了不錯的抑藻效果,但是科學研究不能滿足于現狀,需要持續創新,不斷改進開發更加有效治理藍藻危害的方法?!别埩x劍說,團隊經過大量文獻的調研,長時間的設計與思考,利用仿生策略成功地制備了一種新型的具有絮凝和光敏活性的雙功能抑藻劑,可以利用太陽光高效快速抑制銅綠微囊藻和太湖藍藻生長,具有絮凝和光敏活性兩種抑藻機制;可以通過絮凝快速地將藍藻聚集起來,然后利用其光敏活性有效地抑制藍藻生長,從而實現快速高效的除藻。通過電子顯微鏡還可以觀察到該雙功能抑藻劑在光照條件下破壞藻的細胞壁、細胞膜,以及抗氧化系統和光合系統,從而最終抑制有害藻的生長。
值得一提的是,該方法在抑制藍藻的過程中,還對藍藻自身產生的毒素(銅綠微囊藻毒素)和異味物質β-環檸檬醛具有降解活性,展現了該復合材料良好的降解多功能性。實際應用中,在室外太陽光的照射下,僅需7.5小時該雙功能抑藻劑即可有效抑制實際太湖藍藻的生長,使太湖藍藻的綠色明顯消退,抑藻率高達95%,進一步證明了該方法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