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區“十四五”新開局⑤
到2025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需求,張江示范區將全面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一批綜合性科技力量,布局一批戰略性和基礎性前沿項目,進一步提升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度和顯示度。
侯勁 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
關鍵領域的硬核科技力量正在成為大國較量的籌碼。
2004年,旅美博士尹志堯以60歲高齡帶領團隊在上海創辦中微公司。尹志堯很清楚擺在他面前的是一條怎樣的荊棘之路。當時,國外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的市場占有率高達90%。
摒棄跟隨式創新,中微公司瞄準關鍵技術,在集成電路刻蝕機領域踏出一條新路。16年后,中微公司已經研發生產出國際先進水平的刻蝕設備和MOCVD設備,其中,等離子體刻蝕設備已被廣泛應用于海內外一線客戶的工藝芯片生產線,MOCVD設備已在全球氮化鎵基MOCVD設備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上海,這個擁有百年開放歷史積淀的城市,在硬核科技創新領域關鍵技術上蘊藏著巨大潛力。10年來,531平方公里的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張江示范區),已成為上??萍紕撔虏咴垂δ艿暮诵某休d區、中國自主創新首選地。
鑒往思來再出發。張江示范區在提高三大產業創新策源方面交出了一份圓滿的答卷。3月底,科技日報記者從張江示范區十周年發布會上獲悉,繼續當好改革的“試驗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是張江示范區下一個5年的目標。
硬核科技攻關引領世界級產業集聚
位于浦東的張江科學城是張江示范區的核心園,這里也被視作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最集中、產業鏈最完整的區域。方圓95平方公里的土地內,集聚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等企業250多家,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285億元。
產業資源的高度集聚讓這里的高科技企業迅速生長,并在一些細分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紫光展銳首席運營官陳雨風介紹,在5G領域,展銳擁有首款基于馬卡魯通信技術平臺的5G基帶芯片——V510,首款5G智能手機解決方案——T7510和全球首款6納米5G芯片——T7520。2020年,紫光展銳全球首發5G終端切片選擇技術,釋放5G獨立組網(SA)網絡潛能,打通5G應用“最后一公里”成為行業標準。2019年,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推出新一代KX-6000系列處理器,基于16納米工藝,其是國內首款主頻達到3.0吉赫的國產通用處理器;聚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手機攝像頭EEPROM芯片占有全球超過40%的市場份額;瀾起科技發明的“1+9”分布式緩沖內存子系統框架最終被JEDEC國際標準采納,提升了國際話語權。
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同樣是技術人才密集、國際市場高度壟斷的關鍵領域。新藥創制領域,全國約1/3的I類創新藥來自張江示范區;2020年,全國批準上市的8個抗體藥物中有5個來自張江示范區;這里還誕生了“九期一”等生物醫藥重大原創產品。
時間見證了聚沙成塔的力量。自2014年國家開始批準創新醫療器械以來,全國共批準了99個創新醫療器械,其中有18個來自張江示范區;疫情期間,全國批準的25個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中,有5個來自張江示范區;聯影醫療成功研制PET-MR,打破國際壟斷;微創獲批首個國產血流導向裝置,創領獲批首個國產心臟起搏器……
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侯勁告訴記者另一串數據:2020年張江示范區“一區22園”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約1800億元,占上海市全市比重從“十二五”末的74%上升到約87%;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約1100億元,占上海市比重從“十二五”末的66%上升至78%?!笆濉蹦?,張江示范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上海市比重超過60%。
大科學基礎設施孕育原始創新成果
黃浦江水奔流入海,溫濕的海風掠過一片灘涂,將這里孕育成科技創新企業集聚生長的茂密森林。如何挖掘這片土地中蘊藏的優勢,使其為硬核領域科技創新服務?
毗鄰大科學裝置國家蛋白質科學(上海)設施(以下簡稱蛋白質設施)的上??萍即髮W人字樓,饒子和和楊海濤團隊正在針對新冠病毒進行抗病毒小分子篩選。蛋白質設施及上
海光源已經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結構生物學基礎科研的利器。由他們參與研發的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DC402234已經在美國啟動I期臨床試驗。
蛋白質設施于2020年6月建立了中國自己的新冠病毒相關蛋白質庫,并與上海科技大學合作領導PDB數據庫的建設和應用。記者了解到,這是世界上繼美國、歐洲和日本之后的第4個完整PDB數據庫,將為實施國家重大科學計劃進行資源儲備。
從0到1的關鍵技術正源源不斷地從高能級研發機構和大科學設施中生長出來。
朱光亞戰略科技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副院長李時說,目前,研究院已建成國內一流的80萬億次太赫茲芯片高性能仿真設計平臺和頻率高達0.5太赫茲的可擴展式太赫茲計量與測試能力;同時,在太赫茲高頻電路與微系統、太赫茲成像與探測兩個方向也建成國內一流的人才隊伍和實驗條件。
探索新機制,聚焦實現創新源頭和落地產業化“最后一公里”的精準對接,研究院構建了“研究院—運營平臺公司—項目公司—產業基金公司”為核心的成果轉化與產業培育體系,實現產業化協同運作。在2018年于臨港成立的朱光亞戰略科技研究院產學研合作平臺上,10家創新創業公司正在快速孵化成長,這些新生的科技型公司通過產學研合作,將研究院的太赫茲、極端制造等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應用轉化。
如今,上海光源、蛋白質設施等所在的張江科學城成為全國大科學裝置最集中的區域,張江示范區已建成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4個,預計2025年全部建成,設施數量、投資額和建設進度均領先全國。
“十四五”叫響上??苿撝行钠放?/span>
張江示范區走過的10年,是激情與理智碰撞的10年。在這里,人們在一小塊土地上孕育著中國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夢想。
站在“十四五”新起點,張江示范區將重點發展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3+6+X”創新型經濟體系,打造“一城、一極、兩帶”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推進“一區22園”主導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優化區區聯動發展機制,構筑“張江研發+上海制造”新格局。在張江科學城從事腫瘤免疫治療研發的恒潤達生已將產業基地落戶金山;在張江藥谷孵化的上海倍諳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也已入駐上海張江金山生物醫藥園。
面向“十四五”開局,這條道路所指的方向很明確——張江示范區率先成為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
侯勁表示,到2025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需求,張江示范區將全面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一批綜合性科技力量,布局一批戰略性和基礎性前沿項目,進一步提升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度和顯示度;著力打造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總部型經濟、開放型經濟、流量型經濟新優勢,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產業集群;推進張江國際人才試驗區建設,構建現代化科技創新治理體系,爭當改革排頭兵、創新試驗田。
雄關漫道,破浪前行。張江示范區十年磨一劍,將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新的理念,將科技創新貫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