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深海采礦:轉型希望還是環境黑手

信息來源:科技日報更新時間:2023-08-10

作為負責管理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的權威組織,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ISA)稍早時間在牙買加金斯敦舉行會議,討論是否為深海采礦制定行業規則,從而給這一新興行業正式“開綠燈”。

此前,圍繞是否允許深海采礦,各方一直爭論不休。礦業公司認為,深海中富含鎳、鈷、錳等對全球能源轉型中的綠色技術至關重要的礦物,且深海采礦比陸地采礦成本更低,對環境的影響更小。但環保人士表示,科學家們目前對海底生態系統知之甚少,深海采礦可能會對其造成重大破壞。

綠色技術發展所需

在墨西哥和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深處,一片名為克拉里恩-克利珀頓斷裂帶的海域中,數萬億塊馬鈴薯形狀的多金屬結核散布在海底,這些結核是銅、鎳、鈷、鐵、錳和其他稀土元素的潛在礦產資源,對電動汽車電池等產品的生產不可或缺,該地區已被確定為未來深海采礦的熱點地區。

支持者們表示,深海采礦是一種可持續性更高的獲取綠色轉型所需礦產的方式。國際能源署預計,要實現全球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清潔能源技術相關礦產資源的需求將增長3倍。

目前已有十幾個國家投資了小規模深??碧巾椖?,但對國際水域進行商業開采尚未獲得許可。2021年年中,太平洋島國瑙魯向ISA申請啟動深海采礦計劃。英國基準礦業情報公司對瑙魯項目的評估報告稱,該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可能比在熱帶雨林等陸上地區采礦更小。

或對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但很多科學家和環保人士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們認為,人類對珍稀魚類和海參等各種深海生命的了解還不夠充分,各國甚至沒有掌握作出這些決定所需的最基本信息,因此不應開放海底采礦。法國在今年1月禁止在本國海域進行深海采礦。

令海洋科學家們揪心的問題主要包括:漆黑一片的生態系統中的光污染、機器攪起的沉積物卷流,以及噪聲污染等。

《當代生物學》近期發表的論文首次研究了開采富鈷結殼(提交給ISA的3種深海采礦目標之一)對環境的影響。2020年,由日本政府資助的研究團隊在西北太平洋的一座海山上挖掘了一條約120米長的富鈷結殼。為調查該行動的影響,日本筑波國家先進工業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特拉維斯·沃什伯恩等人查看了遙控車輛收集的視頻片段。結果發現,在挖掘后的一年里,魚和蝦等海洋生物的密度在直接受采礦產生的沉積物影響的地區下降了43%,在鄰近地區下降了56%。

沃什伯恩認為,魚和蝦之所以游離該地區,是因為采礦和沉積物污染可能影響了其食物供應鏈。

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海洋科學實驗室研究人員則在《自然·海洋可持續性》發表論文稱,深海采礦可能會傷害金槍魚等生物。研究表明,采礦激起的沉積物羽流可能會污染海水,損壞魚類的鰓和濾食器官。此外,采礦作業產生的噪音可能會改變金槍魚的攝食和繁殖行為。此外,今年年初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也認為,噪聲可能會破壞鯨魚的交流。

宜三思而后行

在開始深海采礦之前,科學家們需要先對深海生命有更多了解,然后研究采礦對關鍵生態系統功能,如海洋碳封存能力的影響。與陸地采礦相比,深海采礦對人類造成的直接損害可能更少,但它會破壞大片海底,從而破壞海洋的碳封存能力。

深海科學研究既緩慢又昂貴,需要更多時間和經費來了解采礦的后果。深海保護聯盟聯合創始人馬修·詹尼表示,由于回收技術不斷進步,以及使用鐵和磷酸鹽代替鎳和鈷的電池的出現,深海采礦可能會變得不那么必要。此外,陸地采礦環境標準的改善也將減少該行業對生態的破壞程度。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全球都在爭奪礦產并設法確保供應多樣化,但深海采礦未必是現有陸地采礦的替代之選。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