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教授紛紛“出圈”,傳授知識不必正襟危坐

信息來源:科技日報更新時間:2022-02-24

  如今,越來越多的專家、教授在年輕人喜愛的視頻平臺上開課。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文學教授戴建業、駱玉明,史學教授于賡哲,法學教授羅翔,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一大批教授和他們的視頻課程在網上走紅,甚至成為“爆款”。教授“出圈”是互聯網深度介入知識生產機制的必然產物,應理性看待。

  今天的互聯網不僅是知識傳播的平臺,已然成為了包括知識生產、消費以及反饋等全鏈條的底層技術。網絡不但拓寬了人們接受知識的渠道,而且提高了人們對于知識趣味性的需求。那些網絡空間的“原住民”更希望用網絡化的方式接受被網絡化的知識。在視頻網站走紅的教授,也并不是把原本在教室里講授的課程簡單地平移到網站上,而是根據網絡傳播規律和視聽特性,對課程的內容、講授的方式等作出相應的調整,使之更對網民的“胃口”。

  毋庸諱言,視頻網站尤其是短視頻平臺上的知識大都帶有碎片化特征。不過,化整為零本就是知識傳遞的普遍方式,也符合知識延續的一般規律。我們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一般都要經歷從一磚一瓦到搭建起“高樓大廈”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教授在視頻網站“出圈”,同樣是在履行知識布道者的職責。

  這些碎片化的知識因為符合網絡特性而更容易被受眾接受。它們好比商家提供的試用商品小樣,給了人們低成本、快速了解商品的渠道。不過,就像生活不能全靠這類試用商品小樣維系一樣,人生也需要擁有盡可能全面的知識體系。這就需要我們保持在“視頻網站上大學”時激發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努力進階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

  相應地,作為內容提供者的“出圈”教授,也應秉承“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不因平臺變更而迷失本心,避免流量綁架知識、算法代替價值、資本俘虜師德的不良現象。有關部門則應加強知識類視頻的管理,強化創作者的資質認證,健全后臺信息篩選和推薦機制,推動真正有價值的優質內容入腦入心。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