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顯示,在產業轉型大背景下,泉州市民企正在加速與科研機構技術“嫁接”。泉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至9月,泉州市共認定登記技術合同453項,同比增長11.85%,合同總金額7.67億元,同比增長91.78%,首次年度突破7億元。
“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晉江研究院的及時介入,幫我們解決了核心技術環節問題。”近日,泉州皮革業龍頭企業興業皮革副總裁蔡一雷告訴記者。
作為生產鞋面皮革的企業,近年來,興業皮革看到了真皮沙發的巨大市場需求,意欲進軍高端真皮領域。但是,真皮沙發皮對裁剪率、顏色準確度、皮面涂飾成本控制的要求都很高,這恰恰是興業皮革的技術短板。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晉江研究院幫助興業皮革在工藝配方、生產技術等環節做適當調整,并提供原材料關鍵產品。雙方簽署了技術交易合同,還共建了綠色鞋服創新中心。
泉州民營經濟發達,是我省傳統制造業和民生消費品制造業的基地,擁有九大年產值超千億元的傳統產業集群。近年來,泉州民企迎來了轉型期。
“泉州民企的轉型,集中表現為勞動力紅利消退、要素價格上漲、產品利潤率下降等,亟需找到新的驅動力?!比菔锌萍季志珠L王小陽認為,在科技和創新成為時代、產業和新經濟發展主流的大背景下,泉州民企必須盡快與科技和創新結合,變過去的要素依賴為創新驅動。
近年來,泉州加快了引進“大院大所”的步伐。截至目前,已有18家985高校、211高校的研究院,中科院系列院所,央企研發中心等科研院所落戶泉州,覆蓋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紡織鞋服、石油化工、新材料、陶瓷建材、生態環保等產業領域,為泉州引進各類人員800余名,就近為泉州民企解決了轉型所需的逾1000項技術難題。
泉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交易分析師鄭曉峰認為,泉州技術合同成交金額激增,還得益于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優惠政策出臺、引進專業機構合作運營泉州科技大市場、技術合同認定服務工作不斷優化等疊加效應的釋放。
去年1月,《泉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意見》出臺,深化了在泉高校、科研機構等事業單位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的管理改革。如,持有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以作價投資等方式轉化;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收入全部留歸單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后,可提取不低于70%的比例用于獎勵科研人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