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獲悉,科技部日前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科普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度,我國共有27.36億人次參與全國線下與線上各類科普活動,比2019年增長138.21%。其中,組織科普(技)講座84.66萬次,吸引16.23億人次參與,比2019年增長484.68%;舉辦科普(技)專題展覽11.01萬次,共有3.20億人次參觀;舉辦科普(技)競賽2.82萬次,參加人數為1.84億人次。
2020年,全國科普工作經費籌集規模為171.72億元,較2019年減少7.44%。其中,各級政府部門撥款138.39億元,占全部經費籌集額的80.59%,比2019年提高0.97個百分點。2020年,科普活動支出規模為81.63億元,占科普經費使用總額的47.47%;科普場館基建支出共計41.43億元,占科普經費使用總額的24.09%。
數據的背后,呈現了全國科普工作經費總量有所下降、政府投入占比持續上升的特點。與此同時,科普人員隊伍結構持續改善,專職人員數量持續增加。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科普人員規模為181.30萬人,比2019年減少3.08%,但人員結構持續優化。中級職稱及以上或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在專職人員、兼職人員的占比分別為62.45%、55.21%,均比2019年有所上升。專職科普創作人員達到1.85萬人,比2019年增加6.50%。
不僅如此,科普場館建設整體向好,場館數量和展廳面積有所增加。2020年,全國共有科技館和科學技術類博物館1525個,比2019年增加48個。受新冠疫情沖擊,2020年科技館和科學技術類博物館的參觀人數明顯下滑,數量為1.15億人次,較2019年減少52.68%。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國家實驗室、工程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科學數據中心等科研設施向社會開放8328個,比2019年減少28.19%,但由于部分單位采用了線上接待訪問方式,接待人數達到1155.52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21.89%。
在線下與線上科普活動緊密結合,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同時,傳統傳媒渠道與新媒體平臺聯動,形成立體化科普傳媒矩陣。2020年,全國共發行科技類報紙1.58億份,出版科普圖書9853.60萬冊,發行科普期刊1.31億份,廣播電臺播出科普(技)節目12.83萬小時,電視臺播出科普(技)節目16.46萬小時,共建設科普網站2732個、科普類微博3282個、科普類微信公眾號8632個。
統計數據還表明,各地積極開展科普抗疫,助力疫情防控和生產兩不誤。比如,通過線上線下宣講、資料發放等方式,向社會各界及時宣傳防疫知識;通過微信、微博、直播、短視頻、電視、電臺等渠道積極開展動態線上科普,宣傳科技戰“疫”最新進展和成果;調動各領域科普力量,圍繞復工復產、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等進行全媒體科普宣傳。
據介紹,全國科普統計工作由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司負責,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具體承擔。2020年度數據的統計范圍包括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1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共回收調查表6.41萬份,是目前國內統計范圍最廣、涵蓋面最大、內容最豐富、最為權威的政府科普工作基礎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