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改革賦能,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信息來源:科技日報更新時間:2022-08-22

    一年一度,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李長勝正在為參會做準備。這幾年,因為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山東省農科院一直是農業戰線的焦點。此次參會,他準備的材料與科技成果轉化有關。

  近3年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該院實施了一系列開創性的大動作。

  經過15輪激烈“交鋒”,起拍價為5300萬元的15號標的布魯氏菌活疫苗(粗糙型)生產使用權,最終以6000萬元成交。這是山東省農科院在去年農科成果拍賣會上的一幕。他們在國內首創了農科成果價值評估機制,并連續兩次舉辦拍賣會,總金額均超1億元。

  該院大力“破四唯”,強化成果轉化指標,多人憑借長期扎根基層一線的突出貢獻得以晉升研究員;一批年輕“首席”和“80后”所長挑起大梁……

  科技成果轉化是世界性難題。如何推動加快農科成果轉化,山東省農科院給出的答案是改革。他們進行了哪些獨特探索?效果如何?8月18日,就上述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對李長勝進行了專訪。

  既要“有地轉”,也要“有勁轉”

  “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我院視察并作出了‘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成為我院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和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崩铋L勝表示,9年來,我們堅持以“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為總戰略,以“推倒四面墻、迎來八面風”為總基調,以綜合改革為總動力,以破解科研生產“兩張皮”為總目標,不斷加強科技自主創新,健全完善成果轉化體系,研發并轉化推廣了一大批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

  談到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李長勝認為山東省農科院進行了5個方面的探索,即提高成果供給質量,實現“有得轉”;構建成果轉化體系,實現“有地轉”;組建成果轉化隊伍,實現“有人轉”;創新成果轉化機制,實現“有勁轉”;打通科技進村入戶通道,實現“有路轉”。

  如何實現“有得轉”?對該院科研人員來說,常年駐守在生產一線早已成為常態。

  李長勝表示,他們堅持“四個面向”,引導科技人員立足生產一線,科研選題立項精準聚焦產業需求和農民需要,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同時,圍繞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研發了一批突破性創新成果,9年來主持獲得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率先主動面向社會公開尋榜張榜揭榜農業科技難題,97項揭榜項目經費達1.32億元。

  實現科技成果“有地轉”,該院聯合各級政府和科研單位,建立省級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地市分中心和縣域工作站的金字塔式架構,形成了縱向聯動、橫向聯通的“省—市—縣”三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李長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我們瞄準總書記視察山東省提及的13個特色農產品及區域優勢主導產業,與地方政府和龍頭企業共建75家產業技術研究院、20家創新聯合體,邊創新、邊轉化,邊研究、邊推廣?!?/span>

  從“破四唯”到“三個突破”,旨在打造新樣板

  科技成果轉化難,很多時候“卡”在缺少經紀人。

  為實現“有人轉”,山東省農科院完善了院所兩級成果轉化與推廣工作機構,組建了一支由3名專職技術經理人、25名兼職技術經紀人及84名專職人員組成的成果轉化隊伍,全程服務科研人員成果轉化。

  科研成果轉化,研發者有何收益?這涉及他們的核心利益。

  為實現科技成果“有勁轉”,該院先賦權、后轉化,開展了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明確界定收益分配權限與比例,明確轉化收益70%歸團隊成員,個人收益分配比例高達94%,并在二級單位正職持股上實現了突破。

  同時,山東省農科院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破除“四唯”10條意見,明確科技成果轉化效益高、長期扎根鄉村振興一線進行品種和技術推廣的突出貢獻人員,可直聘四級及以上研究員,10人因“破四唯”成功晉升;去年首次實現崗位分類競聘,專門設立科技成果轉化職稱系列,崗位評聘中13人晉升高級職稱。同時,該院強保護、重運用,出臺加強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意見,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機制,鼓勵科技人員大膽轉。

  2020年,山東省農科院啟動了“三個突破”戰略:選擇該省東部煙臺招遠、中部臨沂費縣、西部菏澤鄆城為3個樣板點,利用3年時間,選派300名科研人員,投資3億元,探索整縣域打造鄉村振興科技引領型齊魯樣板。

  這是該院打通科技進村入戶通道,實現“有路轉”的具體行動。

  在“三個突破”戰略下,該院為3個示范縣累計引進400余個新品種,推廣300余項新技術,推廣示范面積160余萬畝,形成了“專家+農民”利益共同體、“鏈長制”“包村制”“科教興村”“黨支部+專家+合作社”等“1+N”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農科模式。

  山東省農科院以體制機制改革換來發展活力動力,并誕生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濟麥22連續9年種植面積全國第一,累計推廣3.3億畝;“齊黃34”以畝產353.45公斤和302.6公斤創我國夏大豆高產紀錄和鹽堿地單產紀錄。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