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片再生稻頭季平均畝產達726.58公斤,比傳統栽培增產20.37%,項目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8月17日,福建浦城再生稻“三保兩促一攻”綠色豐產高效栽培技術示范片,通過由國內行業知名專家組成的驗收組測產驗收。這是福建農林大學林文雄教授領銜的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依托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進行示范推廣結下的碩果。
今年4月,福建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獲批,該科技小院依托龍頭企業福建山農米業有限公司,圍繞“助力浦城農業科技創新,實現浦城鄉村振興”的總目標,在浦城縣石陂鎮申明村建設1600畝基地,進行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再生稻高產高效清潔生產關鍵技術與應用”的轉化應用。福建科技特派員、福建農林大學原副校長林文雄教授帶領9位博士、碩士研究生常駐小院,針對浦城再生稻傳統生產上存在的適宜機收優質豐產再生稻品種缺乏、水肥管理不科學、再生稻產量低等問題,通過零距離對接、零時差指導、零門檻服務、零費用培訓,開展科技服務,解決農業技術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逐步實現“建好一個小院、入駐一個團隊、帶動一個產業、輻射農村一大片”,實現農戶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據林文雄教授介紹,該服務團隊在研究、推廣再生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解決農戶增產、增收問題的同時,高度重視對農民的科技培訓,注重培養農村科技人才,推動“輸血”(推廣技術)與“造血”(提升科技素質)的緊密結合??萍继嘏蓡T服務團隊在科技小院、農戶家里、田間地頭、農村街巷等地,采用面對面講課、田間觀摩、科技長廊、發放技術手冊、微信信息等多種方式,向農民普及農業技術,提高了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增強了其自我提高、進步的能力。半年來,他們累計舉辦了10多場培訓,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種植能手,受益人數超過1000人次。
業內人士認為,“科特派+科技小院”服務模式,對福建省農業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入駐農村基地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以技術人員身份開展農技服務,在農業技術示范和生產活動中,能夠發現、研究并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學校也由此探索構建了“學校+基地+鄉村”三位一體的研究生培養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