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獲悉,該院消化內科楊仕明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王磊研究員團隊聯合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邢孟秋院士團隊,設計并構建了一種雙芘—多肽納米探針,有效解決了早期胃癌“難辨”“難斷”的問題。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材料學雜志《尖端科學》。
胃鏡檢查是目前對胃癌進行早期診斷的最佳方法,但由于早期胃癌病灶部位的表面腺管和血管的形狀變化不明顯,內鏡醫生經常對其“見而不識,識而不辨”,因此仍然具有20%—40%的臨床漏診率,導致胃癌患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近年來,分子影像技術在生物成像領域快速發展,它能夠在分子及細胞水平顯示癌癥的早期變化,且具有較高的靈敏性,為早期胃癌的診斷提供了新思路。
最新研究的這種雙芘—多肽納米探針能夠靶向早期胃癌的新生血管并通過原位自組裝成纖維而長時間錨定在病灶部位。同時,在臨床應用的藍激光內鏡的激發下,錨定在病灶部位的探針能發出可見熒光,從而實現對早期胃癌的精準診斷??蒲腥藛T在體外實驗、皮下移植瘤的小鼠模型、臨床切除的手術標本實驗中均驗證了該探針的靶向能力及其錨定腫瘤部位的長效成像能力。此外,科研人員在原發胃癌模型兔的活體實驗中也驗證了其藍激光可激發顯像的能力,這表明雙芘—多肽納米探針具有重要的臨床研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