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下旬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的國產儀器發展交流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到令人憂慮的一段對話。
專家問國內做質譜儀器的廠家,下一代質譜儀器要往哪里發展。對方答不上來。專家問道:“那要怎么辦?等國外廠家升級了,你再抄嗎?這樣沒辦法可持續發展?!?/span>
一些國產儀器企業試圖以“低價”作為制勝法寶,但在科學儀器行業,這一策略難以為繼。國際知名公司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將超額利潤投入研發,支撐儀器關鍵核心設備的升級換代。
曾在日本島津工作多年的海能未來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文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國際儀器公司有專門的戰略發展部門,對前沿科技、市場需求乃至其他公司的發展策略都有研究。他們跟行業學會、科研院所聯系密切,因此,總可以敏銳地窺見未來的趨勢,對自家產品進行更新。
“我們的企業,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生存下來,很難有余力去琢磨未來?!眲⑽挠窀锌?/span>
而且,由于體制機制問題,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鏈條依然沒有打通?!昂芏鄷r候,我們還是各干各的。高校、科研院所突破了技術,就用在自己的實驗室,企業也不知道。企業想解決的問題,研究機構也不知道?!币患覈a儀器企業負責人表示。
缺資金,缺合作,國內企業常常摸不到最前沿的技術。
更麻煩的是,儀器行業還缺人。
聚束科技做的是電子顯微鏡。該公司總經理何偉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我國電子光學學科已經逐漸萎縮,這方面的基礎研究人才非常匱乏。
“我們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高校的育人職責。我們自己做人才篩選和培養,通過一個個項目讓他們練手?!焙蝹フf,但這終究只能解決短期問題。人才梯隊的建設,高端人才的儲備,這是憑企業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完成的艱巨任務。
其實,電子光學學科可以應用到半導體芯片加工的幾乎所有工藝環節,它也曾一度輝煌,但后來逐漸沒落。“這個領域的專家在國內已經寥寥無幾。能教學的,一只手都能數出來。他們教出來的學生,兩只手也能數出來?!焙蝹フf,企業非常愿意和高校合作,開展聯合育人。他希望,這個學科能被重新重視起來,為嗷嗷待哺的國產光學儀器行業,供應人才。
在人才上,還有一個短板——軟件人才。
此前科技日報記者前去廣州調研時,也聽到過儀器企業的“苦水”。他們開不出互聯網大廠那樣高的工資,軟件算法人才常常流失。
“科學儀器的軟件,是我們軟肋中的軟肋?!眲⑽挠裉寡裕〉膰a儀器公司,養不活那么多軟件開發人員。目前市面上,又沒有專業給科學儀器做軟件開發的公司?!皣铱梢猿雠_一些鼓勵性政策,讓專業的科學儀器軟件開發團隊愿意進入這個國之重器的領域?!眲⑽挠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