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點火系,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角度看,創新的核心是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創新驅動引領發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是“技術經濟范式”的系統性變革,創新鏈、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相互交織、支撐,改革必須全面部署、系統發力,才能取得成效。要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加快健全國家創新及治理體系,處理好政府、市場和社會三種機制的關系,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
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
新中國成立,我國科技體制經過近30年的革命和建設探索時期,逐步建立起“五路科技大軍”,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科研體系和科研布局。在特定歷史時期,舉國體制為保障我國國防安全、推進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出現了一些波折,但仍然取得了“兩彈一星”、人工合成胰島素、青蒿素提取等世界矚目的重大科技成就。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出臺一系列改革與創新政策舉措,建立起“五大創新體系”。中國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帶動先進創新要素引進來,推動中國先進技術和標準走出去,實現了互利共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親自領導、精心設計和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和相關改革,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黨的十九大對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創新支撐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動。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了符合科技創新規律、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的要求,科技行政部門的職能正在加快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部門、地方堅持“放管服”結合,圍繞“放權、激活、統籌、融通、開放”等關鍵詞,出臺了一系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和政策?!案母镌降缴钐帲揭獡斪鳛?、蹄疾步穩、奮勇前進,……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抓落實,堅定不移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破除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改革的路徑是“把解決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統一起來”,目標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形成創新驅動和創新引領的強大合力
創新驅動和引領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加強科技創新統籌協調,努力克服各領域、各部門、各方面科技創新活動中存在的分散封閉、交叉重復等碎片化現象,避免創新中的‘孤島’現象”。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同步發力,緊緊圍繞“優化科技資源配置、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和健全國家創新體系”等核心任務展開,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直面積弊、動真碰硬,努力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信息等創新要素充分活躍起來。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創業及國際合作等開放共享平臺,不斷完善適應未來發展趨勢和要求的產業結構、政策框架、管理體系,統籌推進產學研、科教、產教、科技金融以及軍民等深度融合,全面促進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持續支撐引領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提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工作的主線。中國重視發揮好人才、技術、信息和市場的規模優勢,營造尊重、保護、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廣泛匯聚和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提高科技創新供給質量。重視科學體系源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夯實基礎、儲備長遠,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大應用基礎研究力度,以推動重大科技項目為抓手,疏通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連接的快車道,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相應地,要對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攻關及轉移轉化體制進行戰略性調整,使科技創新布局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
世界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新舊秩序調整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政府要充分信任和保障創新主體的研發自主權,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構筑高端引領的先發優勢。部門、機構要聚焦主責主業,突出重點關鍵,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加強統籌協調,大力開展協同創新,集中力量辦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要鼓勵引導支持基層針對創新驅動和創新引領的“重點、痛點、難點、堵點”,探索更多原創性、差異化改革,及時總結推廣基層探索創新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