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順利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6個世界遺產。
這是一幅宋元時期泉州商人出海經商的大致圖景:從德化窯、磁灶窯或者安溪青陽的冶鐵廠裝載貨物;去開元寺、清凈寺或者天后宮祈禱平安,參加九日山出海祈風儀式;在市舶司開具出海公憑;從六勝塔、萬壽塔邊的石湖碼頭或江口碼頭起航……
7月25日,在福建福州舉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這些要素構成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通過審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個世界遺產。
“歷史上的泉州,許多科學技術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過巨大影響?!敝}南文化研究專家、泉州師范學院原副院長林華東教授難掩自豪。如高超的水密隔艙造船技術,提高了遠航安全性能;通過養殖牡蠣給洛陽橋基穿上“金鐘罩”;考古發掘的宋元時期重要貿易商品——青陽塊煉鐵等,都是宋元時期泉州開放與繁榮的歷史見證。
水密隔艙技術提高船舶遠航安全性
泉州,古稱刺桐,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唐代中期,泉州成為中國四大名港之一;宋元時期,泉州刺桐港已發展成為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的東方第一大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1974年夏在泉州灣歷清港發掘出土的宋代古船,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古老的木質海船,也是中國自然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它的發掘出土,揭示了宋代中國的造船技術在同一時代是領先于世界的,也確立了泉州宋元時期作為我國海船制造中心的地位?!敝=皇穼<?、曾任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的王連茂說。
科考表明,這是一艘13世紀泉州造的三桅遠洋商船,通過12道隔艙板將全船分成13個艙,所有的艙壁鉤聯十分嚴密,水密程度非常高。隔板與船殼用鐵鉤釘鉤聯在一起,并在兩旁裝置“肋骨”,以增加船體強度。隔艙板和“肋骨”這兩項技術都是我國造船史上的重要創造,可大大提高船體的安全性。2010年11月,泉州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確定航行方位的水磁羅盤、探測水深以及海底狀況的測深錘……古船上出土的文物仿佛正向人們講述著,宋元時代的泉州船員們憑借豐富的航海經驗和航海技術馳騁于東西大洋間的故事,那時航海習俗也逐漸形成,海神崇拜、祈風祭海等,成為當地獨特的人文風景。
海上絲綢之路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續,“宋代古船的載重可達200多噸,相當于陸上一支擁有700多頭駱駝的商隊的總運量。隨著貿易量的增大、品種的增多,海上絲綢之路的優勢逐步凸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丁毓玲說。
古船上也出土了眾多由磁灶窯和德化窯等古窯應用先進窯爐技術生產的宋代陶瓷制品。如今德化的白瓷瓷雕技藝享譽世界,被譽為“中國白的故鄉”。而科考表明,早在宋元時期,德化白瓷便通過泉州港輸出海外,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在此次泉州申遺的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中,德化窯址(尾林—內坂窯址、屈斗宮窯址)是宋元時期泉州外銷瓷窯址的杰出代表。
“板結層”冶煉處理技術世所罕見
在安溪縣博物館館長易曙峰的眼里,位于泉州西北山區腹地的青陽下草埔是一個天造地設的冶煉場:當地鐵礦資源豐富;五閬山脈的茂密森林,可提供取之不盡的燃料;下草埔北高南低,東西兩山相夾,形成了一個天然“風箱”;山道附近就是渡口,運鐵船順流而下,即可抵達泉州港。“不得不十分佩服古人的智慧。”他說。
《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慶歷五年,青陽鐵冶大發,即置鐵務于泉州?!?019年10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在此開展考古工作,發現遺址使用小高爐進行塊煉鐵冶煉,年代集中在10—12世紀,系宋元時期,使這一史書上的文字得到了證實。
科考顯示,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其中核心區約5000平方米;在高低超過20米的落差中,錯落分布著17層臺地,發現6處爐址、3處房址。遺址內功能分區清晰,分布著冶鐵生產區、鐵務官署區、工匠生活區,出土遺物可分為冶煉遺物、金屬器、陶瓷器、建筑遺物四大類,包括宋元時期的鐵礦石、爐渣、瓷器、銅錢、鐵器胚件以及建筑構件等。
經分析檢測,遺址內出土積鐵樣品中高碳鋼樣品比例較高,可能產自塊煉法冶煉??瓶急砻鳎z址以塊煉鐵生產為主,集生鐵和塊煉鐵生產技術為一處,是我國首個科學考古發掘的塊煉鐵和生鐵冶煉并存的遺址。以該遺址為代表的安溪宋元冶鐵遺址,普遍存在“板結層”的獨特現象,這種“板結層”冶煉處理技術在當時世界上還是首次發現。
在人們印象中,古代海外貿易商品主要是瓷器、絲綢、茶葉,而宋代古船、南海I號等中發現的鐵器凝結物,證明了鐵器也是當時的重要商品。
專家認為,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點集中體現了“采、產、運、銷”的高度整合,其鐵制品在泉州港口進入海上航道,源源不斷地銷往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使得冶鐵經濟與文化融入到了宋元時期世界的海洋文明。
用牡蠣給橋基穿上“金鐘罩”
年近八旬的陳德杉老人常年守護著洛陽橋,作為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文史研究會會長,自1996年以來,他共編著《洛陽橋擷趣》《洛陽橋傳說》等10多本有關洛陽橋文史的書籍,被人稱為古橋的“百科全書”。
位于泉州東郊洛陽江上的洛陽橋,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內第一橋”的美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次也進入了世界文化遺產點之列。在宋元時期,從泉州港石湖、江口等碼頭上岸的貨物,在這里過了洛陽江,便能北送至福州乃至內陸腹地。
“洛陽橋的建造過程異常艱苦,主要是因為橋址在江海交接處,遍布灘涂淤泥無堅實基巖可依托,又深受江寬浪急、海潮侵蝕之苦?!标惖律颊f,在當時泉州郡守蔡襄的主持下,首創了筏型基礎、養蠣固基、浮運架梁等,多項當時中國最先進的造橋技術,使洛陽橋的成功建造成為我國古代橋梁建筑史上的偉大創舉。
如針對之前橋基常被海浪摧毀的窘境,當時的建造者開創了現代稱為“筏形基礎”的新型橋基,即在江底沿著橋梁中線放置石塊并向兩側展開,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埕作橋基,然后在上面建橋墩,提高基址的穩定性。其橋墩形式也別具一格,全用長條石交錯壘砌,兩頭尖出以分水勢,減輕浪濤對橋墩的沖擊。
另一個技術是養蠣固基,在橋下養殖了大量的牡蠣,利用牡蠣附著力強、繁殖速度快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膠結成一個牢固整體,給橋基穿上了一件脫不掉的“金鐘罩”,這種把生物學與橋梁建筑學相結合的固橋技術,在世界上是首創的。
洛陽橋橋板平均重達數噸,在風大浪急的海面上施工也是一大難題。智慧的古人在退潮時用浮排將石材運送至橋墩之間的恰當位置,等漲潮時利用浮力將石材調整安放至橋墩上。
洛陽橋的建造為當時泉州造橋工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著名的安平橋、石筍橋、順濟橋等也是仿造洛陽橋而建造起來的?!罢局駯|西塔,躺著像洛陽橋”,這是當地一句口口相傳的俗語,正是泉州海納百川精神氣質的寫照,也激勵泉州在新時代繼續譜寫向海而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