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農業機械研究所逾三分之一的科技人員是農村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特派員服務小分隊從5個增加到18個,對接了58個貧困村。農村科技特派員幫扶內容涵蓋了水稻、果樹、蔬菜、植保、疫病防治、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信息化等領域。
2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農業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的農村科技特派員深入廣東省廉江市石頸鎮平城村、香嶺村和雅塘鎮陀村,開展了農業技術幫扶。他們針對火龍果的品種篩選、育苗、培育、病蟲害防治,以及防寒抗寒措施等問題,對農戶進行了手把手的技術指導,并對相關土壤問題進行采樣檢測,為春后改良耕種提供數據參考。
近年來,研究所的農村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產業一線,充分發揮在服務農業生產、發展農村經濟、推動成果轉化、助力脫貧攻堅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和示范帶動作用,為地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推產業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深入一線做農民的“知心人”
“我們的靈芝和蘑菇出現了大面積死亡,請你們過來幫我們看看?!?月,一個風高雨急的夜晚,研究所的農村科技特派員劉義軍博士接到村民來電,心急如焚。翌日天剛亮,他便奔赴雷州市附城鎮麻演村實地察看,對食用菌生產技術進行指導。原來有些農戶由于配方不合理、忽視技術、操作失當,導致大量菌包在接種環節大規模染病,停止了生長。經過仔細研究,劉義軍悉心制訂方案,有效地幫助農戶解決了問題,挽回了損失。
一年前,剛拿到農村科技特派員項目的劉義軍,為如何開展科技幫扶一事很是犯愁。一天下班休息打開電視,他無意間看到一個企業種菇還出售菌種且收益可觀的報道后,深受啟發。
“別人種菇發家掙錢辦企業,我掌握著靈芝和平菇(姬菇)等熱帶高溫食用菌栽培技術,為啥不試一試呢!”自此,他便有了借助單位科技資源優勢,通過教授村民種植靈芝、平菇等高溫食用菌,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想法。
可事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一次,我中午11點多到了一個村子,村干部說忙,不想見我們,忙完后又說要回家吃飯,吃飯后又說中午有休息一會的習慣,讓我們在村口等一等。”劉義軍笑著說。其實他心里清楚,村民不相信他們,第一次進農村,劉義軍足足等了4個多鐘頭。他說,當時有種心灰意冷的感覺。
但是,劉義軍沒有氣餒。沒有村干部帶隊,他就自己進村尋找有需求的村民對接;村民不理解,他就進行種植示范讓村民們看。如今,在劉義軍的技術幫扶和示范指導下,在駐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種植了食用菌,走上了發家致富路。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拔覀儑@成果轉化、服務‘三農’等工作,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常下鄉、常在鄉的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隊伍。”研究所所長李積華表示,該所正以最大力度激勵全所科技工作者積極到基層一線,跟廣大農民群眾交朋友,做農民的“知心人”,做“土專家”。
超三成科技人員是科特派
去年暑假,太陽炙烤著大地,但絲毫未阻擋研究所農村科技特派員工作的熱情。研究所組織開展了2020年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暑期大下鄉”出征授旗活動,積極組織相關專家及科研人員,奔赴各個貧困村、幫扶企業開展科技下鄉服務活動……
目前研究所逾三分之一的科技人員為農村科技特派員,人數從15人增加到了72人;農村科技特派員服務小分隊從5個增加到18個,對接了58個貧困村。農村科技特派員幫扶內容涵蓋了水稻、果樹、蔬菜、植保、疫病防治、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信息化等領域。
研究所專門制定印發了《農村科技特派員管理暫行辦法》,健全考評機制,號召全所科技工作者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把科技的旗幟插到田間地頭。
研究所農村科技特派員依托自身技術優勢和培訓資源,通過培訓班、宣傳欄、觀摩、田間演示、印發手冊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指導和政策宣講,在工作的過程中,農村科技特派員提升了自身的業務能力,還帶動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
一年來,研究所累計開展了與地方、企業的對接活動20余場次,推介各類成果10多個,召開大大小小的各類技術培訓、政策宣講會30多場,開展科技下鄉40余次,培訓農民2000余人次,培養技術能手、種養殖大戶10余個。近期,研究所農村科技特派員還完成了對2020年廣東省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班共3期學員的授課任務,共培育農業經理人300余人。
李積華認為:“實施農村科技特派員制度是一項創新型工作,它既是錘煉政治品格的重要平臺,又是檢驗科研人員實踐能力、測試技術水平的‘試金石’,實施好、落實好這項工作,對促進當地產業興旺,助力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大有裨益?!?/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