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政府發布《泉州市推進企業上市“刺桐紅”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該方案明確提出,未來三年內,要實現上市公司縣域、市屬國有企業集團“全覆蓋”,泉州力爭實現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超55家;在實現形式方面,要推動在泉州形成“300億元母基金+900億元子基金”的基金集群,助力更多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這一行動方案,為下一步泉州企業的上市工作指明了方向。
泉州是我省民營經濟和傳統制造業大市,各類上市公司眾多。截至目前,該市已有100多家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上市總數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形成了資本市場的“泉州板塊”。
客觀看,“泉州板塊”總體呈現出“量多質不優”的特點,內部結構亟待優化。
從上市所屬行業看,泉州百余家上市企業,多集中在紡織服裝、鞋、建材、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這與目前泉州以傳統制造業為支柱的產業結構密切相關。但是,我們注意到,近年來泉州在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軟件、物流等新興領域也涌現出了數量可觀的公司,這些公司成長性較好,應盡快推動其進入資本市場。
從上市企業性質看,“泉州板塊”以民營企業為主。今年5月,泉州市屬國企——泉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與江蘇無錫蠡湖增壓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控股權轉讓協議,獲得上市公司蠡湖股份的控股權,以這種“曲線”的形式,成為泉州首家由國資控股的上市公司。
來自國資部門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泉州市屬國有資產總額達2480.7億元,整體規模相當不錯。從覆蓋范圍看,這些重點國資企業涵蓋了水務、文旅、交通、金融、環保、信息技術等領域,且經營情況也相當不錯。2021年,泉州市屬國企實現產值、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7.34%、14.33%、30.76%和50.84%。這一狀況,為泉州國企上市提供了更多可能,更多的國企上市平臺,也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城市公共配套發展提供更多新動力。
目前,泉州百余家上市公司多集中在境外,在100多家上市企業中,境內上市企業數量不足30家,這就決定了這些上市企業融資數額相當有限。統計顯示,這100多家上市企業總募集資金折合人民幣不到900億元,平均每家不足9億元。從融資角度看,相比香港、新加坡等證券交易所,A股流動性更好,融資金額也更多,如能實現在A股上市,將為泉州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
目前,境內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除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外,去年9月,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設立后,上市公司的遴選對象將瞄準國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科技行業“小巨人”。目前,泉州已累計認定科技小巨人企業474家,其中,有314家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9家成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這些企業將是登陸北交所的潛在對象。
總體來說,資本市場“泉州板塊”已具備可觀的數量優勢。我們期待,地方政府能夠在優化上市公司結構方面多下功夫,出臺更多措施、做好配套服務,盡快實現“泉州板塊”由數量到質量、由單一到多元、由大到強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