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植物營養團隊研究提出土壤微生物群落定量研究策略。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協青年托舉計劃等項目資助。相關成果發表在《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學》上。
微生物群落的組成和功能在人類健康、全球元素循環、作物生長和植物抗病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隨著高通量測序等技術的革命性突破,極大地增加了我們對微生物多樣性、群落結構和物種組成的認識。然而,測序數據僅提供微生物群落的相對豐度變化,忽略了微生物絕對數量的變化規律。針對高通量測序數據的這一缺陷,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多種微生物絕對豐度定量方法,例如內參法、熒光定量法與高通量測序結合法、流式細胞儀與高通量測序結合法等。然而,這些定量方法的普遍適用性和精確度尚不清楚。
研究團隊利用采自黑龍江海倫和海南三亞的兩類差異較大的土壤樣品,評估了土壤微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兩種絕對豐度定量方法——內參法和熒光定量法與高通量測序結合法。結果表明:內參法在準確性、穩定性和工作量等方面沒有顯示出任何優勢。相比之下,更常用的熒光定量法與高通量測序結合法對探究環境擾動對土壤微生物動力學的影響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紤]其穩定性和技術可行性,熒光定量法與高通量測序結合法可廣泛應用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