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帶一路”海上支點城市和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廈門主動融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面向全球的互聯互通交通網絡日益完善。眼下,隨著國家及福建省相關建設規劃的出臺,廈門交通建設方向進一步明晰,“十四五”時期,廈門將進一步增強樞紐城市國際門戶作用,全力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在這份描繪未來5年全國交通乃至城市發展格局的規劃中,有10處提及廈門,涉及水路、陸路、航空領域建設。此外,智能化是今后交通的發展方向。該規劃在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升級工程中,提及推進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廈門港、深圳港等港口既有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改造。
據悉,早在2017年,廈門就首次被定位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成為全國12個最高等級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在此次規劃中,廈門再度被高頻提及,特別是廈門翔安機場、廈門國際航運中心等與群眾出行息息相關、與民生領域緊密結合的基礎設施建設在規劃中被提及。
藍圖已出,如何實現規劃?早在2021年9月,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就印發了《廈門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規劃中,廈門給自己立下了6個“小目標”,即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區域交通網絡、城市交通網絡、現代運輸服務體系、智慧交通體系和交通行業治理體系6方面提出重點發展任務。
《廈門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提出,至2025年,廈門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積極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一方面,打造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加快推進廈門新機場建設,完善機場功能定位,優化國際航線網絡,大力發展航空貨運服務,優化客貨運組織和服務流程,推進通用航空發展;另一方面,提升鐵路樞紐地位,加快福廈高鐵、廈門高鐵北站建設,全面接入國家高速鐵路干線網絡。謀劃通達內陸地區鐵路通道,推進鐵路項目前期工作,主動融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
中共廈門市委交通運輸工作委員會書記、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文杰在解讀《廈門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時強調,“十四五”期間,廈門市交通運輸發展目標著力鞏固“一座樞紐”,即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優化“兩層網絡”,即優化區域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和城市高品質交通網絡;完善“三個體系”,即完善人民滿意的現代運輸服務體系、全國領先的智慧交通管理體系和保障有力的交通行業治理體系,全力支撐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十三五”以來,廈門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日臻完善。截至“十三五”末,廈門高崎機場開通運營城市航線175條,全市公路通車里程2223公里,全市鄉鎮級物流節點覆蓋率達到100%,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經濟、改善民生的支撐作用日漸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