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提升國際話語權 培育高校智庫金牌學術外宣官

信息來源:科技日報更新時間:2022-04-25

  我國高校智庫的國際話語權還相對不足,熟悉國際表達方式、善于對外發聲的高校智庫專家仍較為匱乏。這一現實短板與我國大國外交、科技強國的迫切需求存在矛盾,亟待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補強。

  高校智庫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主力軍,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偉大實踐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高校智庫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重大決策舉措,推動高校智庫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我們仍要清醒認識到,我國高校智庫的國際話語權還相對不足,熟悉國際表達方式、善于對外發聲的高校智庫專家仍較為匱乏。這一現實短板與我國大國外交、科技強國的迫切需求存在矛盾,亟待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補強。

  高校智庫肩負搶抓國際話語權的使命

  所謂國際話語權,泛指一國在國際舞臺上發表意見的權重及影響力。國際話語權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指標,業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爭奪的核心資源。

  首先,國際話語權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國家間競爭早已不限于經濟等硬實力的比拼,以國際話語權為代表的軟實力較量,成為大國博弈的主戰場。只有掌握國際話語權,才能擁有更多的國際主動權、發言權和影響力。以科技領域為例,對國際話語權的掌握,與對全球科技發展進步的主導休戚相關。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和科技實力早已穩居世界第二,爭取與國家綜合國力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既是現實所需,更是歷史必然。

  其次,國際話語權是參與全球治理的關鍵保障。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始終致力于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建設。然而,部分西方國家為維護自身霸權地位,依仗其國際話語權優勢,對我國的國家形象和國際貢獻極盡造謠抹黑之能事,一再對我國參與的全球治理進行干擾和破壞。譬如,在科技領域,長期對關鍵核心技術搞“卡脖子”封鎖和“使絆子”打壓。為此,只有掌握國際話語權,才能不斷贏得國際社會的信任、支持、擁護,更好地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最后,搶抓國際話語權是高校智庫的職責使命。高校智庫以科研人員為主體,以科研平臺為依托,在科技創新、學術研討、對外交流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智力和人才的重要集散地,參與國際間溝通協作也是高校智庫的職責。同時,相較于官方智庫,高校智庫處于相對中立、客觀的第三方地位,由高校智庫搶抓國際話語權,有利于減少和避免國際摩擦,有利于贏得國際社會的理解互信,有利于更好傳播中國好聲音。

  我國高校智庫國際話語權亟待提升

  近年來,高校智庫發展迅猛,成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中堅力量,在服務國家戰略決策、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國際話語權明顯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話語能力存在短板,高校智庫國際發聲的影響力偏弱。我國高校智庫規模不斷壯大,但尚未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對外話語傳播體系。在主流國際會議、論壇上的發聲頻率偏低,形成實質影響力的更少。一些高校智庫專家不善于與國際媒體打交道,面對突發國際輿論的主導能力明顯不足。部分高校智庫專家參與國際發聲,宏大口號多、理性分析少,觀點相對陳舊滯后,難以引領國際輿論導向。部分智庫專家的成果偏重于政策解讀,習慣等主流認識形成、問題態勢明朗后再發言,少有對未來發展態勢的引領預判。同時,國內高校智庫成果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影響力逆差”。我國高校智庫鮮有用國際社會能聽得懂、聽得進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的成功案例,國內著述在國外市場保持暢銷的為數不多。

  二是激勵導向存在偏差,專家參與國際發聲的思想動力不足?!捌莆逦ā苯逃u價改革,打破了舊有的論文、課題包打天下的單一化評價體系。但在多數高校,核心期刊論文、國字號項目仍占據絕對考核權重,智庫專家參與國際發聲未被納入正式評價指標。學術界對于學者從事智庫服務、對外發聲也存有偏見,認為寫幾千字的咨政建議與動輒數萬字的論文或專著相比是“小兒科”,嚴重忽視了參與國際發聲的實際貢獻。目前,國內積極參與國際發聲的高校智庫專家數量有限,且主動性、積極性明顯不足。

  三是智庫梯隊老齡化明顯,亟待挖掘青年專家潛力。我國高校智庫專家隊伍的“老齡化”問題突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的研究數據顯示,國內一流高校智庫中以研究國際問題為主的研究機構負責人以“50后”“60后”為主,“70后”較少,“80后”更是鳳毛麟角。

  多舉措助力高校智庫發出“中國強音”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嚴峻。新形勢下,惟有充分激活高校智庫職能,奮力搶抓國際話語權,才能為我國的高質量發展占得先機。

  一要整合高校資源,形成高質量國際發聲智庫矩陣。建議由教育部門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對近5—10年各高校智庫國際發聲情況加以統計,摸清高校智庫專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等底數。對各高校智庫人才進行資源整合,按洲際、國別及研究領域的不同,分門別類建立專門智庫,并形成集群化的國際發聲智庫矩陣。打通高校智庫與國家部委之間的溝通渠道,密切在重大、敏感國際議題上的配合協同,形成高質量、強有力的國際發聲。

  二要吸收新鮮血液,構建高校智庫青年專家生力軍。建議科技部門帶頭吸納包括青年群體在內的智庫人才,組建“智庫專家朋友圈”,采取“借調”“掛職”等方式,定期從各高校智庫遴選部分青年學者,參與專項國際發聲“實戰”。外交部門可采取聘用方式,以“顧問”“訪問學者”等頭銜,選拔部分高校智庫青年學者到海外使領館派駐,著力培養一批專司具體國際事務或行業的智庫人才。同時,建議各高校智庫聘任部分部委專家等兼任研究員,壯大高校智庫國際發聲實力的同時,實現對青年生力軍的傳幫帶,培養一支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且信得過、用得上、靠得住的青年智庫專家生力軍。

  三要強化激勵引導,重點培養“金牌學術外宣官”。教育部門應進一步優化高校教育評價標準,切實提升國際發聲成果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徹底破除職稱、論文、人才帽子等門檻限制,鼓勵引導各高校對作出重大貢獻的智庫專家,開通授予職稱和人才稱號的綠色通道,著力培養一批“金牌學術外宣官”。國家網信部門可選取部分成熟高校智庫展開試點,為部分政治素質過硬、國際影響力較大的專家開通國際賬號,為其在境外網絡平臺上發聲提供保障。此外,各部門可立足自身職能,定期組織相關領域智庫國際發聲成果的評選活動,對成績突出的智庫和專家授予專項獎,以提振智庫專家參與國際發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