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亦元(左)駕駛拖拉機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采集工程項目辦公室提供
最近,制止餐飲浪費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餐桌上的每一份食物都應該被我們珍惜。
但你知道讓水稻顆粒歸倉有多難嗎?水稻被割捆之后,必須晾曬、碼垛,待到上凍后再運到場院脫粒、清選、入倉,期間加上鼠盜、丟失等,稻粒的損失和浪費是驚人的,常常超過產量的十分之一。而在此之前,水稻還得躲過被大風吹倒伏的風險。
為此,東北農業大學蔣亦元院士,我國著名農機專家,歷經33年,發明了國際首創的“水稻割前脫粒收獲機器系統”,讓水稻顆粒歸倉。
無問前程,南燕北飛
1928年,蔣亦元出生在常州。懷著“科學救國”的信念,18歲時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學的理(工)學院電機系。大一那年,他在學校見到了許多先進的美國農業機械,還有美籍教授執教,便想轉系攻讀農業機械化專業。
但由于電機系和農機系分屬不同的學院,要轉系就只能重新參加入學考試,如果考試失手,就意味著無學可讀。但蔣亦元下定決心,憑著扎實的學習功底,他如愿以償,從此將自己和農業機械專業連在了一起。
大四時,蔣亦元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意外的決定:放棄在金陵大學任教的機會,主動選擇條件極為艱苦的東北邊陲,奔赴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創辦的第一所高等農業學府——東北農學院(東北農業大學的前身)。
這一決定源于一場報告。為了建設東北,當時留美學習畜牧與農業工程專業的沈陽農學院院長張克威在南京作了一場報告。報告中張克威說,東北地大、人少、土壤肥沃,馬鈴薯長得碗口那么大,玉米長得噼啪響,非常適合搞農機化。蔣亦元聽到后熱血沸騰,報告剛結束,他就報了名,決定到那片廣袤的土地上去闖一闖。
“我太熱愛農機化這個專業了,聽說東北地大、人少、土壤肥沃,非常適合搞農機化?!彼f。
從此,在“北大荒”黑土地上多了一位不輟耕耘的農機新星。
無問險阻,33載不動搖
“一粒米,十滴汗?!?0世紀60年代,農民彎腰曲背、手持鐮刀收割水稻,再通過機器來進行脫粒,勞作強度極大,而且效率極低。傳統的“先割后脫”聯合收割機,即使是國外最先進的型號,也一直不能解決落粒損失嚴重、無法高效作業、不能收倒伏作物等問題。
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勞作一輩子,土地上的每一粒糧食都應該得到珍視,蔣亦元下定決心,“搞割前脫粒,攻克世界難題”。
“割前脫?!辈⒉荒苷f是個新想法,從19世紀中葉以來許多國家如澳、日、蘇聯、意、英、法、菲和我國十余個單位也都進行過研究,然而始終未果,所以一直被視為世界難題。而當時的蔣亦元,遠離都市信息閉塞,少資料、無設備,身旁僅有寥寥幾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可用的只有大片的稻田。
“外國人沒有搞成,難道中國人就不能搞成嗎?”蔣亦元帶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與幾位青年教師一起組成了科研攻關小組。從構思、設計、計算、繪圖到試制、田間試驗,蔣亦元事必躬親。
為仔細觀察機器作業情況,他時常趴在濕漉漉的稻田里,與機器同步前行,一身泥土、兩手油污,黑黝黝的面龐讓他看上去與現場的工人農民沒有什么差別。
1976年,第一代水稻割前脫粒機耗時四年研制成功,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臺實現水稻割前脫粒的收獲機,打破了水稻割前脫粒研究停滯多年的沉寂。美國著名農機教授亨特這樣評價道:“我確信它將是為水稻種植者造福的一項重大發明?!?/span>
歷經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割前摘脫稻(麥)聯收機終于問世,鑒定結果為“國際首創、國際先進水平”,并取得3項國家發明獎。
除了創造出割前脫粒水稻收獲機器系統,蔣亦元還發現了相似理論中G. Murphy的π關系式合成理論中的重大缺點,使預測精度顯著提高。這些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該領域著名專家及院士們的高度評價。
“水稻割前脫粒是一個世界難題,雖然我在攻克它的進程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但是到目前卻仍然沒有成為性能穩定、可以大批量投產的產品。因此,我沒有停下來的理由?!笔Y亦元說。
33年間,他“只問初心、無問東西”。2020年2月24日,蔣亦元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2歲,先生已逝,精神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