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載波瀾壯闊,新征程催人奮進。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經濟特區的滄桑巨變是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拼搏奮斗干出來的,深刻道出了經濟特區發生歷史性跨越的內在邏輯。與深圳特區一起,廈門經濟特區也走過了40年非凡歷程。1980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廈門湖里劃出2.5平方公里設置經濟特區,從此,拉開了廈門勇立潮頭、開拓奮進的時代大幕。40年來,歷經特區擴大全島、設立臺商投資區、實行計劃單列、建設保稅港區和自貿區、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等,廈門始終敢闖先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推動特區從海防前線小城蛻變為高顏值高素質的現代化城市,成為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前沿的時代標桿,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廈門是習近平同志在閩工作的首站。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時直接領導和參與了特區改革開放實踐,主持制定《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2002年時任省長習近平同志到廈調研,作出加快跨島發展的重要指示;2010年在考察廈門后,習近平同志指示要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深化改革,以更寬視野擴大對外開放,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2017年金磚廈門會晤期間,習近平同志盛贊廈門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為廈門特區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廈門特區沿著習近平同志指引的方向開拓奮進,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干出了一番新天地,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績單。
一是實現高素質產業發展走前頭。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領導制定了《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明確提出:“使廈門成為經濟繁榮,科技先進,環境優美,城市功能較為齊全,人民生活比較富裕的海港城市。”40年來,廈門著力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業發展實現由“廈門加工”到“廈門制造”再到“廈門創造”的迭代轉型。同時,大力發展新經濟,持續增強廈門經濟發展新動能。作為國內面積最小的計劃單列市,廈門無論是經濟密度還是財政產出效率均居全國計劃單列市前列,財政總收入占GDP比重高達22.4%,持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2019年廈門“三新”經濟實現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3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占工業比重達七成,特別是集成電路、新材料、生物醫藥以及軟件和信息服務、物聯網產業加速崛起,獲評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國家“芯火”雙創基地、全國首批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等,成為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大引擎。
二是實現高水平改革開放走前頭。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親自推動行政機構、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特區企業經營機制,為特區改革發展注入活力。40年來,廈門特區始終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試,加快推進市場開放、金融服務、營商環境等改革,形成一大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成果,推動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利用外資規模持續擴大,到2018年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項目14818個,合同外資66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379億美元,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在廈門投資創業,Dell、通用電氣等世界500強企業投資114個項目,外資企業貢獻了全市約70%工業產值、60%經濟增長、50%進出口;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借助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推動雙向投資和貿易深化拓展;組建“絲路海運”運營平臺,中歐(廈門)班列通達22個國家、39個港口。40年來,廈門實現貨物貿易年均增長18.1%,進出口貿易總值由1980年1.41億元增至2019年6413億元,外貿進出口總值占全省半壁江山,外貿依存度、綜合競爭力均居全國前列,入選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
三是實現高顏值生態建設走前頭。1988年,習近平同志任廈門市副市長時,親自牽頭開展筼筜湖生態環境治理,創造性提出治湖20字方針。2002年任福建省省長時,習近平同志到廈門調研,作出“跨島發展”戰略決策,提出提升本島與拓展海灣、城市轉型與經濟轉型、農村工業化與城市化、突顯城市特色與保護海灣生態“四個結合”重大舉措。隨后,廈門制定出臺《加快海灣型城市建設實施綱要》,著力推動島內外一體化戰略、美麗廈門戰略、五大發展示范市建設。廈門沿著習近平同志指引的生態建設道路不斷探索,先后制定出臺了環境保護條例、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辦法等23部生態領域法規;嚴格落實生態紅線,劃定981平方公里生態控制線,占全市陸域面積達57.7%,2015年率先在全省實現“國家生態區”全覆蓋,2016年獲評“國家生態市”。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考核,在全國率先確立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標準體系;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全覆蓋,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驗收。發揮綠色發展“指揮棒”作用,健全生態文明考核體系,明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一票否決”的生態文明考核體系。2019年廈門空氣優良率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分別居全國重點城市第5、4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居15個副省級城市前列,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主要流域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保持100%,成為名符其實的高顏值生態花園城市。
四是實現高站位對臺合作走前頭。40年來,廈門經濟特區始終立足近臺優勢,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兩岸交流合作“窗口”“試驗田”和“排頭兵”作用。著力先行先試,率先推進對臺交流交往,于1982年開辟沙坡尾、東渡等四個臺灣漁船停泊點,1989—1992年設立海滄、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1994年出臺首部地方性涉臺法規《廈門市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1997年創辦首屆對臺出口商品交易會,2010年試點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2018年富邦金控以直接股東身份入股廈門銀行,2018年率先出臺“惠臺60條”,促進廈門在打造臺胞臺企登陸溫馨家園上走前頭。落實習近平同志在閩工作時提出的“以僑引僑、以僑引臺”招商引資思路,推動臺商投資區產業集聚發展,到2019年累計簽批臺商直接投資項目5373項,合同臺資84.57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41.53億美元,臺灣百大企業有20多家在廈投資,廈門成為臺商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建成對臺貿易重要口岸,2018年廈門對臺進出口總額達398億元;2006年設立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以來,進口水果數量由2005年207噸增至2018年4.8萬噸,占祖國大陸進口臺灣水果總量從14.5%提升至90%,臺灣成為廈門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五是實現高指數民生幸福走前頭。落實“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推動島內外一體化發展。加強要素資源配置,制定政策措施,促進財政資金更多向島外傾斜,加工制造業向島外轉移,縮小了島內島外、城市農村發展差距。統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快基礎設施向島外延伸,彌補島外交通、供電、供水、環境衛生等薄弱環節,提高島內外基礎設施協同發展水平。推動島內外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城鄉一體醫療保險全覆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全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標準全市統一,率先建立覆蓋全體市民、分層次保障的住房保障體系。強化精神文明創建,2005年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以來,堅持文明創建不止步,推動文明城市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形成富有廈門特色的“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文明城市創建經驗,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做到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生態等領域齊頭并進,民眾幸福指數顯著提高。
習近平同志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講話中指出:“長期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大力支持下,各經濟特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勇擔使命、砥礪奮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一論斷,是對廈門等經濟特區創造輝煌成就的高度肯定,是對新時代廈門等經濟特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激勵。廈門等經濟特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生動縮影。習近平同志指出:“興辦經濟特區,是黨和國家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的偉大創舉?!睆B門等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不僅充分證明,黨中央興辦廈門等經濟特區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而且充分證明,這一“偉大創舉”取得了非凡成功,成為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勃勃生機與光明前景的生動例證。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廈門經濟特區要按照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大局出發,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豐富發展習近平同志講話中總結的十條寶貴經驗,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
一是必須始終以思想旗幟為指引,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在新起點上率先實現新超越。40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習近平同志親自擘畫的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是廈門特區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證和重要遵循。新起點上推動廈門高質量發展超越再出發,必須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思想旗幟,以習近平同志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重要講話為遵循,一以貫之地按照習近平同志為廈門擘畫的城市發展戰略、跨島發展戰略等宏偉藍圖接續奮斗,咬定青山不放松。要始終堅持解放思想,牢記特區使命,對照習近平同志對經濟特區提出的“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試驗平臺、開拓者、實干家”的重要要求,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繼續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要始終樹立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出發,從中央的意圖出發,從省里的考慮出發”,站位全局看廈門,立足戰略看特區,推動廈門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發揮支點作用。要始終堅持“特”字當頭、創新驅動,在加快創新創業創造、拓展開放合作空間、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率先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實現新超越,用發展新成效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勃勃生機和光明前景。
二是必須始終以新發展理念為遵循,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新跨越。40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發展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特區將面臨更多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內部環境。新起點上推動廈門高質量發展超越再出發,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把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出路,統籌推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著力發展高端制造業,提升現代服務業,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優現代都市農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率先在結構優化上實現新超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加快推進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廈門片區建設,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發展壯大。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日益升級的國內市場需求;立足擴大內需,暢通內外循環,以深度參與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為基點,促進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取得新突破,推動經濟特區高質量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三是必須始終以擴大開放為動力,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作表率。興辦經濟特區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也是重要方法論。廈門特區40年發展歷程充分證明,這一方法論在提升我國改革開放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要圍繞習近平同志關于經濟特區的新定位,圍繞成為“最能代表改革開放形象的地區”的目標要求,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把先行先試作為重要職責,在體制機制改革上大膽探索、探路開路,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持續推動更寬領域開放,以經貿合作為突破口,以金融開放為核心,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人文交流為紐帶,推動互聯互通、市場開拓、人文交流走深走實。持續營造開放發展環境,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對標國外先進經驗,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發揮“后金磚”與“9·8”投洽會效應,提升開放合作水平;推動“海絲”核心區建設,持續拓展中歐班列輻射作用,構建更加完善的海陸空運輸網絡,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升開放經濟質量上實現新超越。
四是必須始終以發揮對臺優勢為著力點,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在兩岸融合發展中作出新貢獻。近臺優勢是廈門特區的最大優勢。40年來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發揮近臺優勢,服務國家戰略,是廈門特區發展壯大的根本著力點。要始終在國家戰略全局中找準定位,牢記使命責任,彰顯特色優勢,積極主動作為,按照“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的使命囑托,克服各種不利因素,持續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模式新途徑新領域,把廈門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溫馨家園。持續深化廈臺經貿合作,以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產業融合為重點,深化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示范區、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探索臺資準入“負面清單”,創新兩岸冷鏈物流、文化創意、金融領域合作。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全面落實各項惠臺政策,為臺資臺企提供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同等待遇;深化以產促融、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推動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在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上作出更大貢獻。
五是必須始終以共享發展為根本點,推動廈門經濟特區率先實現民生福祉新提升。廈門特區40年發展歷程充分證明,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推動特區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根本落腳點。習近平同志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經濟特區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聚焦到這個目標上來?!蓖苿訌B門高質量發展超越再出發,要認真落實這一講話要求,真抓實干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改革創新舉措,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治安等問題解決好,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創造偉力,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廈門特區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要把提高發展平衡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斷推動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在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建成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上走前頭。要補齊公共衛生領域短板,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要持續秉承“生態立市、文明興市”理念,持續重視精神文明創建,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同成長共提升,推動廈門率先在民生福祉上實現新超越,奮力譜寫廈門版更為精彩的“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