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體在某一溫度以下兼具絕對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的特性,這種神奇的特性讓它在磁懸浮列車、醫療設備和電力運輸領域都能大顯身手。
此前,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方進團隊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個全尺寸6.6兆瓦的超導車載牽引變壓器,成果通過中車集團和科技部專家驗收。這種變壓器的變電效率高達99.5%,重量和體積僅有傳統變壓器的一半?!耙涣懈哞F有兩臺變壓器,如果應用超導車載牽引變壓器,一臺變壓器一年可以節省電費150萬元?!?月13日,方進向記者算了筆賬,“一列高鐵的運行周期有20年以上,從經濟上來說大有前景?!?/span>
牽引變壓器是整個牽引變電系統的“心臟”,它可以將電力系統高壓輸電線送來的電壓,轉換為適合電力機車使用的電壓,為電力機車供電。
超導車載牽引變壓器的研制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方進團隊先后承擔了國家級和企業項目40多項,在一步步的科研攻關中,才摸清技術、材料、工藝的關竅。
重大科研項目牽引 奠定產業化基礎
超導應用范圍廣泛,但要將超導用于電氣領域,實現產業化發展,仍有不少制約因素。其中比較棘手的,就是杜瓦材料。
方進舉起手邊的熱水壺,指著它的瓶體介紹:“這就是杜瓦。”杜瓦其實是一種絕熱容器,帶有真空夾層。非金屬杜瓦,也是我國高溫超導電氣領域產業化的“卡脖子”因素之一。
凡是使用交流電的設備必須用非金屬杜瓦,否則會形成渦流,能耗很大。非金屬杜瓦用高性能復合材料,具有高致密性、高強度、絕緣輕質等優良特性,可滿足電力、航空、航天等行業特殊部件的應用要求。
2008年在做科研項目時,方進就接觸了非金屬杜瓦。此后,方進團隊也做了其他不同類型的超導電機非金屬杜瓦。如何提高機械強度,如何滿足不同應用場景需求,如何保證更長時間的真空度,如何減輕重量……因為“一直做”,方進逐漸摸清了非金屬杜瓦的“脾氣”。團隊攻克了薄壁高強度非金屬杜瓦技術,克服現有材料真空度保持時間短的不利因素,使其真空度能保持10年,強度比現有材料提高80%,厚度還可減小到0.2毫米。
為解決產業化生產問題,方進團隊又引進新西蘭非金屬杜瓦材料制造的全套工藝和部分工藝設備,自主開發超導磁體檢測及制造的關鍵工藝設備,并組成自動化生產線。
這樣一來,團隊具備了超導電氣系統整機研制能力,繼而攻克非金屬杜瓦技術,掃清了超導應用障礙,引進海外技術也解決了非金屬杜瓦的生產和制冷問題。
此前,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團隊已經完成超導電纜、超導磁儲能裝備、超導飛輪儲能系統、超導磁懸浮推進裝備的樣機研制,具備了產業化基礎。
一切已經“萬事俱備”。
學校地方政府支持 技術開展產業化推廣
“東風”,就是科技成果轉化。
2023年5月25日,經北京交通大學批準,由北京交通大學及方進創業團隊以知識產權出資3億元,在天津市武清開發區設立了天津北交智通超導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8月份,天津市科技局及天津市政府基金投資,將方進團隊高溫超導電氣設備技術、高端功能性復合材料杜瓦(非金屬杜瓦)技術進行產業化推廣。
能實現轉化,也得益于學校的支持。方進團隊的項目,是學校知識產權與技術轉移中心重點關注的項目。該中心副主任王欣告訴記者,近年來,學校響應國家需要,積極支持教師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相關職能部門也充分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北京交通大學成立了知識產權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分管科技、資產的校領導任副組長;設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與技術轉移中心,開展專業化服務。
一方面,北京交通大學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另一方面,在利益分配的機制設計上,最大限度提高老師收益比例。同時,在評價考核、職稱評定和人才計劃中,北京交通大學充分體現鼓勵轉化的理念,實施分類評價,讓老師在適合自己的賽道上找到位置。
方進團隊的超導電氣設備項目,知識產權與技術轉移中心“跟蹤”了好幾年,他們鼓勵方進進行轉化。因為,如果成果就停在這里,太可惜了,應該“推一把”。
“我們做得早,有近20年的積累。在多個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引領下,我們的技術也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方進說,科研項目的成功、評委專家的認可,也給了他追求產業化的底氣。
“知道我們要把高溫超導電氣設備技術和非金屬杜瓦技術進行產業化推廣后,很多人都很高興,他們都覺得很需要。”方進發現,成果轉化,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另一個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