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日上午,作為2023年廈門人才月配套活動,廈門軟件園產教融合基地啟動儀式在軟件園三期創業大廈舉行。經過近一年的建設,當天,廈門軟件園產教融合基地正式揭牌,啟動運營,今后每年將培養5000名“優秀學生工程師”,服務產業形成產值5年總計不低于20億元。
在去年廈門市“人才服務月”活動中,廈門軟件園產教融合基地作為市級首批人才服務新平臺完成簽約?;赜蓮B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集美區政府共同推動建設,福建國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將緊扣“產業鏈”,打造“人才鏈”,聚焦廈門市軟件與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基于產業數字化服務剛需,聯合廈門市及周邊院校,共同搭建產業數字化人才培養生態體系,以多元化人才供應鏈激活產業驅動力,助力廈門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我們在走訪調研中發現,許多企業的人才需求是‘三角形’的,除了高端人才外,對基礎型人才,也就是軟件工程師等軟件藍領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目前企業的人才結構卻是‘橄欖形’,即產業基礎人才不足。”廈門軟件園產教融合基地負責人朱勇表示,基地建設的初衷就是促進產教雙方的資源融合,實現雙方精準的對接和合作。
依托自身豐富的產業數字化服務實踐經驗,作為基地運營方的國科科技聯動院校共同打造產業數字化人才引擎,持續為產業提供降本增效的數字化敏捷式、陪伴式服務,助力區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朱勇說,一方面,基地將企業的實際案例導入高校的課程中,提升課程設置的實用性;另一方面,為高校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場景。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產業導師的指導,為高校學生的學習注入“催化劑”,共同培養更加適配產業需求的人才。
據悉,基地首批合作專家70位,其中產業專家18位,高校專家52位,這些專家分別來自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網絡安全、項目管理等領域。未來,基地將與專家們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治理數字化、智能制造、智慧園區等諸多場景有更深度的合作。
作為當天簽約的高校之一,華僑大學一直走在基于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實踐產教融合創新的前沿。為更好地服務產業網絡安全的需求,華僑大學聯合美亞柏科、國科科技共建了網絡與信息安全產業學院。近期,該學院獲批立項建設工信部“網絡與信息安全”專精特新產業學院。
“我們將攜手基地在專業建設、教學改革、課程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為網絡安全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力、服務力與人才力。”華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田暉說。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廈門軟件園產教融合基地課程成果發布。今年3月,基地啟動了面向廈門的數字化人才需求調研,并組織高校和產業專家聯合研發基地數字化人才培養課程,目前,已有20門產業課程,涵蓋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未來這些課程將面向廈門市企業和院校免費開放。
“產教融合是培育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一種創新且有效的模式。”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推動主題教育落細落實,高新區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產學合作,批量培養符合廈門產業發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自2020年起,廈門火炬高新區就在全省首批試點建設省級職業技能提升中心,累計培訓產業人才近萬人次;與江西和君職業學院共建產教融合基地;與福建理工大學共建火炬產業學院。高新區還與廈門市教育局共同創建了全市首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已匯聚了7所中職學校、5所高職院校、2所應用性本科高校、4家科研機構及園區44家企業。目前,火炬高新區產教聯合體已被納入教育部市域產教聯合體培養項目福建省推薦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