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
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為新時期深化改革錨定方向。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全面部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出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我國國家創新體系日趨健全,著力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隨著我國步入新發展階段,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然而,對照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國家創新體系還存在不適應、不完善的地方。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根本要求,對于提升我國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意義重大。”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發展研究院科技創新理論研究所所長李哲坦言,目前,我國的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還不夠強,體系化能力還需加快提升。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作用發揮還不夠,各類創新主體的深層次的評價、激勵等問題還未能有效落實落地,阻礙創新的一些慣性思維、隱形障礙仍有待破除,科技體制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克難的階段。
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成為建設科技強國、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不二選擇。
“科技體制改革的目的在于通過制度調整和重構,激發科技創新主體活力,提高科技創新的效率和水平?!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呂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面向未來,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就是要提升科技創新的質量,增強科技引領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安全、可控。為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創新,塑造國家發展新優勢,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重點要轉向提高整體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眳无闭f,這意味著,我國要在已有創新體系基礎上,整合優化科技資源,提高創新鏈條的整體效率。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不僅要發揮國有機構和民營機構的作用,要發揮科研院所和大學的研究力量,更要發揮頭部創新企業的作用。同時,要加強國家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如研究型大學等基礎科學研究基地,政府引導、產學研協同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等,關鍵是要明確功能定位,建立與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體制、運行機制和符合科技規律的評價體系,充分調動和發揮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新型舉國體制要根據領域和項目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分類進行組織實施。比如,對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戰略工程技術,集中組織攻關;對前沿技術領域側重點支持前端研究,產業化主要靠市場選擇和政府早期用戶。
“構建創新鏈與產業鏈相結合的創新資源配置體系。統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實驗開發和成果轉化全鏈條,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呂薇指出,要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提供創新鏈條各個環節所需資金;進一步完善企業創新政策,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加強鼓勵創新的需求側政策,為企業創新開辟市場通道;建立激勵創新、審慎包容的市場監管體系等,促進新興技術產業。
呂薇強調,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環境,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國家科技創新治理體系,為科技自立自強筑牢制度和體制機制基礎。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才、資本、技術和數據等各種創新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動和配置,哪里環境好,要素就向哪里流動?!眳无苯ㄗh,要完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分類建立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學家、技術研發人員、技能人才、創新型企業家等各類人才的創新積極性。
李哲提到,面向未來,我們要牢牢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全面提升創新體系效能,形成高效的國家創新體系,進而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世界科技強國提供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