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我國高校首顆高分辨多光譜水色小衛星“海絲二號”在軌測試評審會暨交付儀式在廈門舉行,標志著經過一年的在軌測試后,“海絲二號”將投入業務化運行階段,為日后開展科學應用研究提供重要基礎數據。
“海絲二號”衛星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絲二號”是由廈門大學和航天東方紅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用于海洋生態環境綜合觀測的微納光學遙感衛星,于2021年6月11日搭載長征2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在軌測試以來,運行穩定,狀態良好,各項功能性能符合要求,具備開展科學研究和應用的條件。
據悉,“海絲二號”已為廈門灣、福建近海以及境內外多個熱點區域拍攝了2.6萬多張圖片,獲取超過8億平方公里的海洋數據。這些珍貴衛星照片中,水環境里浮游植物、赤潮等清晰地“盡收眼底”,為評估水域的生態環境狀態提供了重要基礎數據。
下一階段,“海絲二號”衛星將進一步為海岸帶、淺海島礁、內陸湖泊河流等水環境監測提供助力,還將應用于海洋的執法、碳匯的評估和防災減災等多個方面。
廈門大學海洋學科歷經百年發展,擁有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優秀國家級科研平臺。接下來,廈大將協同多家單位發射系列衛星,在太空中構架海絲星座,組網運行,建立海洋一體化立體多維觀測和研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