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中科院“曬”出 科技成果轉化賬單

信息來源:中國科技網更新時間:2020-09-04

3月29日,中科院向社會公布了一份賬單:去年中科院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為社會企業當年新增銷售收入3831.43億元,比上年增長了7.68%;為社會企業當年新增利稅472.44億元,比上年增長6.83%。其中江蘇、廣東、河南、浙江、安徽、山東、重慶、遼寧、吉林、湖南、陜西、北京等12個省市的社會企業當年新增銷售收入均達到100億元以上。

一份相當漂亮的賬單。

老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記者注意到,去年上半年,國務院印發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也印發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的通知。下半年,中科院和科技部又印發了《中科院關于新時期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指導意見》。一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紛紛出臺。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科技成果轉化依然不易。

市場需要什么樣的科技成果,靠政策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守著“金山銀山”卻只能賣出石頭的價錢,“指導意見”好像也不能直接“變現”;而“象牙塔”里的高新技術想要走進產業“接地氣”,拿著“方案”仍舊邁不開前行的腳步……

科技成果轉化難是個老問題。多年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定不是簡單的問題,它必定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劉中民院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如果有100個條件決定它能夠成功,那成功就得是這100個條件必須都具備,只要有一個條件不具備,那就可能導致失敗。

煙花三月,油菜花開。記者在蘇南蘇北采訪,想在這個經濟大省,尋找科技成果轉化的那些“條件”。

你看得清市場需求嗎

科技成果要想轉化為商品,首先得滿足市場的需求。但市場到底需求什么,可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清的。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是研究強激光技術、激光與光電子器件、光學材料的激光專業研究所。上海光機所有個實驗室,在國內最早開展粒子計數研究。早期它將此技術成功轉給一家從事潔凈實驗室潔凈度檢測的公司。當PM2.5為社會關注時,實驗室就開展對PM2.5的檢測研究,并研制了檢測儀器。但這種儀器又大又重,市場反饋很差。研制整個PM2.5檢測儀器顯然不是實驗室人員的優勢。

但在上海光機所與南京開發區2012年共建的科技成果中試孵化基地——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情況發生了逆轉。通過南京激光院與生產空氣凈化器企業合作,科研人員把這項檢測技術結合到相關產品中。他們研制出PM2.5的檢測模塊,把模塊嵌入到企業產品中,結果,這款產品很受市場歡迎。

市場需要針對PM2.5的檢測技術,但不見得需要你生產的凈化器或空調。

找準技術的市場定位,這或許就是劉中民院士所說的“成果轉化需要的N個條件”中的一個。不論國務院、科技部、中科院或其他部委有多少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也不論你的技術多么先進,找不準市場定位,市場就不會向你張開雙臂。

專家點評

    陳衛標(上海光機所副所長、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院長):上海光機所與南京激光院之間有明確的分工,前者定位于國家重大專項任務和重大基礎研究,作為重大創新成果的策源地,持續輸送原創性科技成果;而后者則承接這些原始科技成果的“二次開發”,眼睛緊盯著市場需求,開展技術服務、產業孵化與產業集聚。南京激光院的建立,使得上海光機所原來多項難以轉化或沉睡的科技成果,在研究院進行“二次開發”后成功獲得轉化,顯著提升了科技成果轉化率。

思想解放才能點石成金

科技成果的轉化有時也要突破常規。

蘇北盱眙縣盛產凹凸棒石,其儲量占世界總量的48%,國內總量的74%。這是一種黏土,屬天然納米結構礦物材料,被廣泛用作吸附劑、懸浮劑、支撐材料、補強材料和功能材料等。

1990年代,美國大量采購中國的凹凸棒石,買一噸礦石僅100元人民幣,然后又以產品形式賣給我們,每噸2萬多元人民幣。盱眙縣副縣長章文風說:“由于缺少科技支撐,以前我們的凹凸棒石主要是出售原料?!碧岣弋a品附加值成為盱眙凹凸棒石產業發展的唯一出路,而尋找能夠“點石成金”的科技專家卻有障礙。

國內有研究凹凸棒石的高手。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環境材料與生態化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王愛勤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全世界發表凹凸棒石SCI論文最多的作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2件,其中獲授權45件。

然而,要讓國立科研機構的高手專家到一個小縣城里建立中科院的研發中心,這在以前還沒有先例。

中科院南京分院力推與盱眙縣的合作。2010年6月,中科院與盱眙縣政府共建了“中科院盱眙凹土應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 王愛勤受聘主任。中心先后引進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寧波材料所、廣州能源研究所,以及常州大學等單位共同構建了“學科交叉、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產研共融”的凹凸棒石產業創新發展新格局?,F在盱眙凹凸棒石的年產值已由2010年的不足4億元增長到20億元??萍疾窟€將“盱眙凹凸棒石特色產業基地”列入第二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名單。

國立科研機構的參與,激發了盱眙的創新熱情,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和新技術,使盱眙能夠“點石成金”。

專家點評

周健民(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過去中科院建立這種研發中心,至少是在地級市建立。在縣級建立這種研發中心還沒有先例,但盱眙縣有強烈的科技需求和獨特的資源優勢,中科院又有強大的研究實力。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在這里成立了中科院院省合作的第一個縣級研發中心。事實證明,盱眙研發中心對凹凸棒石的產業促進作用極大。

成果轉化需要“唱戲”的平臺

科技成果轉化難,高技術成果轉化更難。比如納米技術的轉化不但對技術要求高,對研究條件、設備的要求也高。中小納米企業要轉化成果怎么辦?

2009年底,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成立了。這個第一家落戶蘇州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定位于納米科技的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主要圍繞能源、環境、信息、生命與醫學等領域開展研發工作。

蘇州納米所致力于成果轉化:在國內第一個實現GaN基激光器產業化,是國際上能夠生產氮化鎵晶片的少數單位之一;高性能納米碳纖維技術實現碳納米管批量化生產;印刷電子技術也與企業合作實現產業化……

納米研究和生產對設備的要求很高。許多剛剛起步或規模不大的納米產品企業是買不起微納加工與測試設備的。為了推動整體創新,在中科院和蘇州市的支持,蘇州納米所投資建設了納米加工、測試分析和生化平臺3個納米技術公共平臺。其中的納米加工平臺是利用微納米尺度的加工手段進行電子、光電子器件、微納光機電系統、生物芯片和各種傳感器開發的技術支撐體系,它與一系列的測試系統,滿足了科研單位和企業小批量的加工需求。

目前,這3個公共平臺年均服務客戶300余個,累計服務機時超過40萬機時,服務金額超過2億元。

專家點評

周旭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平臺的對外開放,解決了大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課題組缺設備、缺技術、缺資金、缺人才的種種難題,為納米研發和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有效改善了所在區域的科研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環境。一批納米技術相關企業依托平臺開發產品,逐漸實現成果轉化、中試放大,并最終落戶蘇州。截至2016年底,以蘇州納米所的平臺為核心支撐,在周邊聚集起約410家納米技術應用企業,實現產值383億元。蘇州工業園區也成為全球8大納米技術產業集聚區之一。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