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前,古絲綢之路上,絡繹不絕的駝鈴商隊,承載著東西方的貿易和文明交流;千年之后,中歐班列(西安)常態化開行,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古絲路起點有了西安國際港站
9月28日,滿載著165輛汽車的X8489次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駛向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至此,中歐班列(西安)開行以來,累計突破2萬列,西安國際港站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開行量最大的車站。
李沛是西安國際港站的調度員,其主要工作就是做好中歐班列的運輸組織?!?0年前這里叫新筑站,只是個四等小站,全站只有22名職工?!崩钆婊貞浀?。
直到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新筑站一下子被推上了時代的潮頭,成為陜西中歐班列的始發站。2021年4月1日,新筑站正式更名為西安國際港站,也升級為一等站。
“陜西的第一趟中歐班列就是從這出發的。我當時就在現場,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激動?!崩钆媾d奮地說。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先后對西安國際港站進行3次擴能改造,將能夠裝卸貨物的線路增至59條,12條貨物線貫通,具備直接發車功能。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西安)已開行突破4000列,日均開行15列左右,每天平均1小時40分鐘就有一趟中歐班列在西安國際港站開出或抵達?!蔽靼矅H港站站長王保錄說。
開行10年來,中歐班列(西安)從最初的零散開行逐漸實現常態化運營,輻射范圍也從最初的“線”延伸到現在的“面”。
目前,中歐班列(西安)常態化開行17條國際線路,通達45個國家和地區,開行21條“+西歐”線路,開行量占全國總量四分之一,其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持續領跑全國,暢通著國內國際雙循環。
新絲路大通道“指揮中樞”更智能
中歐班列(西安)開行10年間,中國鐵路西安局持續推進對西安國際港站信息化技術的投用,優化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崗位設置、功能布局、人員配置等,實時掌握中歐班列運輸組織情況。
“我們基于95306系統、制票與貨運站系統,大力推廣‘貨運生產作業與管控平臺’,加快推進與合作單位數據共享,讓生產信息服務運輸組織提質增效?!蔽靼矅H港站貨運車間主任白寬鋒說。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與西安國際港務區、陸港集團、自貿港集團等相關單位合作,按照“整體規劃、分期實施、重點突破、聯網運營”的總體思路,推出中歐班列(西安)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同時,該公司依托移動互聯網優勢,在電腦與手機端推出“中歐班列綜合服務平臺”,面向國內外相關企業,提供班列辦理一站式、一票制全流程配套服務。
“現在貨主通過線上即可實現訂艙、選艙、支付等流程辦理,提升了中歐班列全過程辦理時效,降低了合作伙伴運營成本?!蔽靼矅H陸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博爾說。
西安國際港站通過“鐵路車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及時掌握場站股道內車列、車體信息,高質量編制階段計劃,運用好南北場調機運力;根據站內班列保有量及裝卸作業進度,合理編制作業計劃,及時編解對位,加密取送車頻次,最大限度壓縮非作業等工時間,提高了中歐班列運輸計劃兌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