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遼河油田獲悉,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申報的《內蒙古開魯盆地錢家店礦區砂巖型鈾礦找礦成果》3月4日被自然資源部評為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優秀找礦成果。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表示,該成果實現了石油行業與地勘行業的技術融合,對沉積盆地綜合找礦具有重要意義,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鈾資源作為國家戰略性資源,以往一般由核工業系統企業進行勘探開發。20世紀90年代,遼河油田在錢家店進行油氣勘探時,發現了油氣井放射性異常情況,戰略性地在原石油探礦權基礎上申請了鈾礦探礦權,由此開創了我國非核系統綜合找鈾的先河。20多年來,遼河油田充分利用油氣勘探老探井、老資料,通過“一井多用、一礦多查”,在該地區發現了超大型鈾礦床,填補了我國東部地區砂巖型鈾礦發現的空白,被中國地質學會評為2018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獎”。
近年來,遼河油田科研人員不斷開展多礦種同盆共存理論研究,以“一區探多礦、一次查多礦”的創新思維,實現了盆地勘探從油氣單一礦產勘查到多礦種綜合勘查的拓展。在鈾礦勘查的同時,稀有金屬錸和稀土金屬鈧的資源發現量也達到了大型礦床規模。通過研發攻關,成功實現鈾礦地浸液中痕量錸的提取,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成果水平國際領先;鈧的原位地浸開采技術探索也日趨成熟。
業內專家表示,遼河油田通過油、鈾、錸、鈧兼探,開創了一種“礦產綜合勘探”的找礦新模式,闖出了一條含油氣盆地低成本綜合找礦的新路徑。這種綜合找礦模式既縮短了勘探周期,又節省了勘探成本,最大程度減少了重復勘探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為全國礦產勘查工作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
在斟探過程中,遼河油田科研人員突破傳統找礦方式,從解剖盆地入手,利用地震資料進行構造精細研究,辯證分析物源、構造、儲層、氧化還原、熱液活動對鈾、錸、鈧成礦的控制作用。創建了砂巖型鈾、錸、鈧資源評價體系,填補了國內鈾、錸、鈧礦產資源評價方法的空白。自主研發了多項核心技術,形成了成礦帶精細刻畫、鈾錸鈧富集區預測等特色技術,鉆孔綜合見礦率高達90%以上,先后發表科研論文12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項,為含油氣盆地開展多礦種綜合勘探提供了可借鑒的技術路徑和經驗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