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知識產權激勵和保護創新的各項舉措多從宏觀上涵蓋產學研三類主體,重點聚焦新興技術領域和具體類型的知識產權布局和轉化,對細分市場主體特別是國有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建設關注度則相對較弱。提升國有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是強化國有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的關鍵舉措。
國有企業有力支撐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國有企業作為企業群體的“排頭兵”和“領頭雁”,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科技創新水平,是引導行業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是實現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中流砥柱。
應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國有企業“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更加凸顯。面對結構性供需失衡,國有企業能提供公共產品以彌補市場失靈,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短板,主動承擔起強鏈、補鏈、固鏈的重任,通過匯聚優勢資源促進新興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強化可持續發展。面對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國有企業可充分保障國內經濟循環暢通,有效應對外部經濟威脅,是活躍內需的牽引力量,更是高水平“走出去”的領軍力量。
知識產權強國須有知識產權強企的支撐。國有企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狠抓落實的品質,決定了其是落實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核心力量。進入新發展階段,國有企業需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為自身做強做優做大厚植發展優勢,為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科技創新競爭力發揮良好示范。
國有企業知識產權運營存在一些問題
知識產權作為國有企業發展戰略性資源和市場競爭力核心要素,在引導創新、優化結構、高效配置創新資源、協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助力國有企業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競爭優勢,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占據“橋頭堡”和“制高點”。
當前,國有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制定適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產權運營策略尚不能重點聚焦,高質量專利儲備不足且對企業發展的貢獻度不高,在新業態新領域的知識產權建設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未能積極主動地開展知識產權資產評估、交易、轉化、投融資等活動。二是系統性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尚未形成,致使管理效率對科技創新效率正向支撐不夠,企業科技創新效率與其占有的科技創新資源不對稱,知識產權運營工作評價激勵機制不健全,將資源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的潛力尚待進一步開發。三是知識產權國際化深度拓展、對等布局與反擊能力不足,因知識產權運營問題被動式應訴情況頻頻發生,知識產權涉外風險防控和糾紛處置能力尚需進一步提升。
對標對表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知識產權競爭力要求和考核評估要求,國有企業須奮力提升知識產權運營能力,以知識產權賦能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實現更高水平、更高層次、更高效率發展。
持續提升國有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
新時代的國有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建設,須以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和強企戰略為引領,聚焦主業、直面問題、凝聚方向,以質量和價值為標準引導知識產權運營實踐,讓企業知識產權統起來、活起來、用起來。
一是促進知識產權高效率運用。通過知識產權環境評估、專利導航等優化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決策,依托企業重大項目和研發平臺培育一批高價值專利,實施專利技術標準化,在新業態新領域加強知識產權預先設計與布局。拓寬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渠道,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知識產權協同轉化,搭建支持創新創業的服務平臺。充分利用股權、分紅等分配激勵政策促進知識產權實施,完善貢獻導向和效果導向的知識產權考核評價機制。
二是加強知識產權高水平管理。提升企業各類知識產權的集中管理、動態化分級管理水平,及時開展知識產權質量評價,積極組織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貫標,適時組建內部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加強對涉密人員、載體、場所等全方位管理,在關鍵核心技術轉移、高端人才進出、企業間合作或并購等過程中開展知識產權風險審議或盡職調查,防范知識產權不當使用、泄密流失和侵權,強化技術秘密與專利的組合保護。
三是推動知識產權高層次國際競爭。加強國際專利申請和商標注冊,著重拓展知識產權海外作價投資的實施渠道。進一步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制修訂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國家、行業和企業標準提供信息支撐和技術依據,為國家在多邊合作框架體系中爭取更多話語權。密切跟蹤國際知識產權規則的變化,加強知識產權涉外風險預警防范,尋求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途徑,提高知識產權涉外糾紛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