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物探針溶解到小液滴里就能基因測序,在數百公里外操縱手術機器人切除腎臟毫厘不差,5家企業同時研發抗新冠藥物2家進入臨床試驗……
近日,記者在江蘇南京走訪發現,大批高端人才、原創成果等創新力量活躍在產業一線,支撐起城市發展的脊梁。今年以來,面對超預期的變化和沖擊,南京勇挑大梁敢為善為,克服疫情影響,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呈現強勁的韌性。
今年1—6月,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4.1%。全市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經濟結構持續變“輕”變“新”。
藏糧于技,推進農業現代化
小到能快速識別和篩選種子、明顯提高育種效率的種子檢測設備,大到掌握全省13個地級市2億多條物聯網數據的江蘇省農業物聯網管理服務平臺,在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趙春江院士領銜創建的農芯(南京)智慧農業研究院,兩年來先后獲得授權專利35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企業產值也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長。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南京作為特大都市,一產增加值占比不到2%,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創新成為南京錨定的方向。
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為雙重驅動,南京從源頭謀創新,沖擊農業產業金字塔尖。10年前農民們“想都不敢想”的畫面如今成了現實:一方電腦屏幕里實時查看數千畝農作物長勢,無人駕駛收割機在農場智能化作業……
目前,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已累計引進和簽約項目248個,入駐企業109家;僅去年入駐企業簽約科技成果轉化合同數達2054份,合同交易額10億元以上。
南京國家農高區則以生物農業為主導產業,以工業化思維做農業,在未來食品產業尋求突破,已與9家龍頭企業共建技術分平臺和轉化示范基地,繪就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的實景圖。
10年來,南京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62.1%提高到71%以上,比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高10個百分點,開創出符合都市資源稟賦、具有南京特點的農業騰飛之路。
發力互聯網的下半場競爭
在近日舉行的第六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上,紫金山實驗室發布了“全球首個廣域確定性網絡系統重大突破”“全球首個云原生算網操作系統”以及“全球首個6G TKμ極致連接無線傳輸試驗平臺1.0版”等3大創新成果,為南京互聯網與通信產業再添競爭“殺手锏”。
互聯網上半場,中國是追隨者;互聯網下半場,中國要做引領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說:“我們的確定性網絡在‘信息高鐵’方面闖出一條新的路徑,對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將起到很大的助力。它是我們國家數字經濟的一個新的‘底座’?!?/span>
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碳達峰碳中和……南京以紫金山實驗室為圓心,以技術成果和人才溢出為驅動,推動網絡通信與多重發展戰略共振,與諸多新經濟板塊融合,為南京區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
目前,紫金山實驗室聯合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CENI),集聚了通信領域創新團隊61個,創辦孵化企業60家,其中12家企業獲評高新技術企業。
今年1—5月,南京規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18.27億元,同比增長16.9%,大幅領先規上服務業整體增速。數字經濟已成為南京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
南京方陣競逐生物醫藥賽道
走進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余種基因工程重組酶、1000余種高性能抗原和單克隆抗體等關鍵原料、500多個終端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對于生物檢測來說,酶和抗體是上游關鍵原料,直接決定了下游的檢測試劑性能,進而影響檢測效率與準確性。酶能夠把少量的DNA擴增上億倍,使儀器可以檢測到,正因如此,新冠病毒再怎么狡猾也能很快被檢測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諾唯贊積極參與公共衛生事業建設,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南京先后出臺《南京市打造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地標行動計劃》《南京市生物醫藥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實施辦法(試行)》等政策,聚焦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尋求破題思路。
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坐落于南京龍王山下,這里集成了亞洲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行業排名首位的存儲與超算中心、全球領先的質譜檢測與分析中心、華東規模最大的臨床前藥物檢測中心、國內首個位于自貿區的人類遺傳區域創新中心及千萬級自動化生物樣本庫、國內首個政府控股的醫學檢驗所等6大專業技術中心……
在平臺的支撐下,短短10年,基因分子診斷、醫療器械、創新藥、器官芯片等生物醫藥成果競相涌現。2021年,南京生物醫藥谷年營收超千億元,位列2021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榜單第11名。
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以生物醫藥等產業為重點,加快打造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南京已初步建成研發、孵化、中試、生產、流通貫通的生物醫藥產業鏈。今年1—6月,南京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858.3億元,增幅16.1%,其中生物醫藥產業營收規模990.5億元,增幅12.1%。一輪新興產業的“朝陽”正噴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