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融通配资,线下配资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炒股,10大配资公司

我國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出爐

深空探測明確九大方向科學目標

信息來源:福建日報更新時間:2024-10-16

2027年空間科學研究水平整體躍升;2035年重點方向躋身國際前列;2050年重要領域國際領先,成為世界空間科學強國。

10月15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提出我國空間科學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

為什么要制定這一規劃?

“空間科學是航天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探索宇宙奧秘、拓展人類認知邊界的同時,也有力帶動空間技術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赤飚說,近年來,我國空間科學進入創新發展的“快車道”,但與世界航天強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為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我國凝聚全國空間科學領域專家學者智慧,歷時2年多,編制了《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相關領域的5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了規劃編制。

“這是我國首個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將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開展空間科學研究的依據,有助于進一步統籌國內相關科研力量、凝練部署重大科技任務、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從而使我國在有基礎、有優勢的領域盡早取得世界級重大科學成果。”丁赤飚說。

規劃部署了哪些空間科學研究內容?

丁赤飚介紹,規劃提出了我國擬突破的“極端宇宙”“時空漣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太空格物”5大科學主題和17個優先發展方向。

“極端宇宙”主要是探索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揭示極端宇宙條件下的物理規律?!皶r空漣漪”主要是探測中低頻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與時空本質?!叭盏厝啊敝饕翘剿鞯厍?、太陽和日球層,揭示日地復雜系統、太陽與太陽系整體聯系的物理過程與規律?!耙司有行恰敝饕翘剿魈栂堤祗w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開展地外生命探尋?!疤崭裎铩敝饕墙沂咎諚l件下的物質運動和生命活動規律,深化對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等基礎物理的認知。

規劃還形成了我國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路線圖。

至2027年,運營中國空間站,實施載人月球探測、探月工程四期與行星探測工程,論證立項5至8項空間科學衛星任務。

2028年至2035年,繼續運營中國空間站、實施載人月球探測,論證實施國際月球科研站等科學任務,論證實施約15項空間科學衛星任務。

2036年至2050年,論證實施30余項空間科學任務,重要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又訊 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司長楊小宇在15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我國未來在月球探測方面,將發射嫦娥七號、嫦娥八號。嫦娥七號要對月球南極環境和資源進行探測,嫦娥八號將開展月球資源就位利用的技術驗證。

“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會構成正在論證的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睏钚∮钫f,兩者還會聯合對月球內部結構進行多物理場的綜合探測。正在論證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持續開展科學探測研究、資源開發利用,包括一些前沿技術驗證,是多學科、多目標、大規模的科技活動。

楊小宇表示,行星探測方面,將發射天問二號、天問三號、天問四號。天問二號將對小行星進行采樣返回,首先對小行星進行環繞綜合探測,然后采樣返回,對小行星演化和太陽系早期歷史進行研究;天問三號將進行火星采樣返回,對火星環境進行探測;天問四號將對木星和木星的衛星進行研究,對木星空間和內部結構進行探測。

我國還將實施載人月球探測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將發揮好航天員在月面開展探測活動的獨特優勢,為我國探索地外天體提供更為廣闊的歷史機遇。

“我們將統籌利用首次載人登月前的飛行試驗以及載人登月的任務機會,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目前我們初步規劃了月球科學、月基科學和資源勘查利用3個領域9大方向科學目標。”林西強說。

相關推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