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科技創新的土壤,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公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和影響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因素。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黨堅持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公民科學素質是培育科技創新的土壤
當今世界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國民素質的競爭??茖W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科技創新的土壤,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公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和影響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因素。
自2006年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實施以來,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10.56%,為創新發展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但科學素質總體水平仍然偏低,不僅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而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60至69歲公民、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學素質水平仍然低于5%。國務院發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超過15%,到203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達到25%,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
面向世界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確立崇尚創新的價值取向,充分調動公民參與公共科技事務的主動性,形成勇于創新、善于探究的良好風氣,在“大科學觀”下實施“大科普戰略”,使科學素質建設更好擔當起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需發展公民科學
除了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技知識等“四科”和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外,公民科學素質還應是“公民+科學+素質”三者的有機結合。作為高度分工的社會,雖然需要公眾具有一定程度普遍意義上的科學素質,但具體需要怎樣的科學素質則主要取決于其所在的群體。培養和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目的也不是讓大家都去投身科研,而是要讓大家形成“像科學家一樣看問題”的思維,形成創造性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以個人或集體的形式采取行動,為創新型社會的形成作出有效貢獻。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在學校教育中體現出來的能力與日常環境所需的能力幾乎或根本沒有聯系?!肮窨茖W”的概念首次出現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公民科學尋找到了科學與日常生活的交集,是從學校為本到社區為本,從知識、探究為本到實踐為本,從個體為本到集體為本科學范式的轉變。
發展公民科學,加強科學實踐,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是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基礎性工程。在公民科學理念下,科學教育、科學普及的重點即是構建有利于科學素質產生的情景,創造機會讓公民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參與科學實踐,而非向他們直接傳授科學知識。讓公民科學素質在人與人的密切互動中、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中形成和發展,從而使其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能持續不斷產生的能力。
多措并舉積極推進公民科學實踐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要面向青少年等5類人群實施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以帶動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提升。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科學對他們而言意義更加重大。抓好了青少年群體的科學素質我們國家未來的公民科學素質就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保證,創新型國家建設就會有更高質量的人才支撐。在我國,孩子在家庭中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孩子的行動對家庭成員具有很大的帶動作用。因此,抓好孩子這個家庭“樞紐”的科學素質建設,必將對農民、老年人等其他重點人群乃至全社會的科學素質提升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社區里也蘊含著大量的科學問題,環境、健康、安全、交通等方面關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美國等國家的經驗表明,社區是實踐公民科學的絕佳舞臺。把社區作為一個大型的科學實驗室、用一種融入生活的方法開展科學教育,既能有效地讓參與者認識到科學和社會文化之間的聯系,讓科學更好地服務公眾,也能讓公眾更充分地參與到科學實踐和社區治理中。在深度的參與過程中,青少年能彼此充分互動、社區成員也能廣泛參與,科學素質作為公民科學類集體活動的產物就會自然形成。當然,要確?;谏鐓^的公民科學實踐卓有成效,就需進一步強化每一名青少年、每一名社區成員的公民屬性,讓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社區活動、公共事務中來;要加強科學教育、科學普及、科學傳播相關各方的緊密合作,就要充分發揮街、鄉科協等各級科協組織作用,加強與“吹哨報到”等基層治理模式的對接,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利用先進技術手段,確保公民科學實踐取得更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