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是國內唯一的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地;燕子窠,則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武夷巖茶“正巖茶”主產區之一。陽春三月,這里呈現一派“熱鬧”景象:金黃的油菜花連綿成海,茶樹上瓢蟲蜘蛛常常“光顧”,花叢間蝴蝶飛舞蜜蜂“忙碌”。
3月22日下午,正在福建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夷山市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察看茶產業發展情況。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為習近平總書記介紹情況的,正是科技特派員、素有“土壤保健醫”美譽的福建農林大學根系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廖紅教授。
“在茶園中套種大豆、油菜等,轉化成最好的綠肥供給茶樹,使茶葉優品率提升80%左右。”廖紅教授帶領科特派團隊在這里開展的茶產業“生態試驗”已備受全國矚目。
給“土壤保健”,科特派團隊攻克修復難題
“茶葉的品質和產量均取決于茶樹的生長發育,土壤是茶樹生長發育所需各種養分的主要來源。因此,茶園土壤養分狀況與茶葉品質和產量密切相關?!绷渭t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近年來,在市場帶動下,國內茶園大規模開墾和種植,普遍存在養分效率低、土壤退化、肥力下降及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而土壤肥力不夠,農民只好大量施肥,作物吸收不了,就會加劇土壤酸化和水體富營養化。
當前,人們對茶葉的認識逐漸向品質和健康轉變,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茶園已成為共識。而武夷山作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地,如何協調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推動茶產業可持續發展更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開辟了國內根系生物學研究方向的領軍人物,廖紅率團隊構建了國際上首個基于田間實驗數據的大豆磷效率遺傳圖譜。
在這一研究的指導下,他的團隊2015年赴安溪縣和武夷山市,在茶葉種植區走訪了1000多家茶企和茶農,采集各類茶青樣本、收集不同土壤標本,進行各項大數據分析研究,建立全省第一個科技小院,培育適合當地、具有“綠肥”效果的大豆,示范推廣“夏種大豆、冬種油菜”的間作綠色栽培模式。
“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為‘綠肥’,油菜開花后就地回田,補給土壤磷和鉀,提升土壤肥力?!绷渭t說,這樣不僅解決了過量施用化肥導致的土壤退化問題,又通過將農作物改造成“綠肥”保住了土壤的養分,達到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
致富密碼:“生態差價”拉高市場優勢
頭戴帽、腳穿鞋、腰系帶、遠離化肥農藥、施用有機肥……在武夷山市星村茶香合作社燕子窠基地內,近千畝油菜郁郁蔥蔥,為生態茶園增添了不少亮色。
在“無化肥無農藥”生態茶園示范點,套作油菜、大豆等綠肥作物的采用,不僅提升了茶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還形成了物理防控、生態防治病蟲害新模式。
據基地負責人楊文春介紹,夏季對茶園危害最大的害蟲是茶尺蠖。它本是茶園中最普遍、最嚴重的蟲害,自從套作大豆后,它更喜歡吃比茶葉鮮嫩的大豆葉,并且肥嫩的大豆葉片也招來茶尺蠖的天敵——益蝽,以及其它害蟲的天敵——瓢蟲、彩色蜘蛛等,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相生相克的和諧生態。在廖紅團隊的指導下,套種綠肥作物,讓茶葉的優品率較3年前提高了80%左右。
農藥化肥用量減少,而茶葉品質、效益雙雙提升,這種“生態差價”帶來的市場優勢,讓廣大茶農們有了盼頭,基地周邊的山頭也逐步推廣生態茶園的種植模式,形成了良好的茶園生態循環體系。
如今,在福建省武夷山、安溪等地,廖紅團隊建立了多個優質高效生態茶園示范點,從2015年至今,全省生態茶園示范面積累積逾萬畝,輻射面積超過10萬畝,組織培訓農技人員1000多人次、農民2000多人次,并培養了一批“土專家”“田秀才”。2019年3月,福建農林大學聯合武夷山市共建福建首個茶產業研究院——武夷山茶產業研究院,聘請廖紅擔任研究院院長,助推武夷山茶產業科技成果轉化。
廖紅團隊在武夷山的生態實踐,是科技特派員服務的一個縮影。
據福建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福建一直堅持跨界別、跨區域選拔科技特派員,實現省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和技術服務鄉鎮全覆蓋。目前,正有萬余名省、市、縣三級科技特派員在基層開展創業和技術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