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三年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海域海洋環境精細化監測集成應用示范”項目的三個課題近日在福州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該項目由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牽頭,協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江蘇省海涂研究中心共同承擔。安排國家專項科研經費2734萬元,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獲得5項軟件著作權,培養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8人,形成一批專業人才隊伍。項目共三個課題。
來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11名專家認為,項目研制了包括海島基、海床基、浮標、船基、車載地波雷達、無人機等業務化運行的區域性實時立體監測示范系統,在福建海洋監測設備穩定性、系統可靠性、數級采集和優化算法等方面具有顯著技術創新和突破;實現了杭州灣沿海特別是沿海重大工程處的海洋災害與突發事故應急預報;填補了江蘇省海洋防災減災信息化的空白,有力提升了福建海域、杭州灣、南黃海輻射沙脊群海域的防災減災技術支撐和輔助決策能力,對于提高我國重點海域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技術水平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牽頭的“重點海域海洋環境精細化監測集成應用示范”課題取得突破,首次在平潭至臺灣“海峽號”高速客滾輪上搭載了1套船基觀測系統,在“海峽號”航線附近新布設了1套海洋觀測浮標;同時,首次在福建省利用無人機開展海洋災害監測航拍,在“蘇力”和“潭美”臺風,赤潮災害等期間前后對福建沿海進行了30多個航次的無人機航拍。
該課題還在平潭外海牛山島上建設1套海島基綜合觀測系統,1套車載地波雷達觀測系統、1套海床基觀測系統;研發了風暴潮漫堤預警輔助決策系統,海上突發事故應急輔助決策系統,海浪數值預報系統,以及應用集成與服務平臺,課題的實施提升了福建重點海域海洋觀測能力和預警報服務水平,為福建省防御風暴潮,海浪、溢油、赤潮等災害,以及海上突發事故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杭州灣海洋災害精細化預報系統”及“南黃海輻射沙脊群海洋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課題均有明顯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