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具有頻發性、不確定性等特點,長期看,極端氣候等趨多趨強,災害風險加大,危及人類生存。10年來,各國科學家共同推進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增進全球共識,倡導科學方法,探討科學應對風險之策,為推進全球科技減災作出卓越貢獻?!苯?,2021災害風險綜合研究國際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院士在致辭中如是評價10年來IRDR在科技減災上所做的努力。
科技減災的需求明確而緊迫
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2019年以來,國際社會見證了大面積野火、極端天氣事件、跨大陸的沙漠蝗蟲暴發等重大災害事件。最嚴重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發,其影響在全球范圍內持續蔓延。因此,科技減災的需求已變得非常明確而緊迫。
在10年的實施過程中,IRDR建立了地球大數據支撐減災應對的“一帶一路”研究網絡,協同“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利用數字技術跨越減災數據鴻溝;同時發展了可持續發展目標減災指標評估方法,貢獻了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為政府決策提供了科技支持。
為了支持IRDR,近10年來,我國在科技減災方面也做出了諸多努力。懷進鵬指出,中國堅持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發揮制度優勢,建立應急救援體系,有效抵御自然災害,取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戰略成果;同時,中國大力推動防災減災和公共安全科技創新,支持科學家開展國際合作,在國際救災合作中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
科技與決策協調才能減少災害風險
2015年,第三屆聯合國世界減災大會通過《仙臺減災框架》,減災工作的重點從災害管理轉向災害風險管理。為推動《仙臺減災框架》實施落實,IRDR進一步加強了災害風險綜合研究。
“我們要對重大災害的成因和風險的構成做深入研究,這是IRDR的首要研究任務。”IRDR國際項目辦公室執行主任韓群力說,回顧過去10年的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IRDR使命還遠遠沒有完成。
IRDR科學委員會主席里亞蒂·賈蘭蒂也持有類似觀點。她認為,要實現《仙臺減災框架》《巴黎協定》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災害是人類共同的敵人。為此,懷進鵬呼吁,科技共同體成員相互信任,國際科技界相互信任,堅持科技與防災、抗災、救災相結合,才能有效遏制災害風險,戰而勝之。應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共識,推動全球風險防控體系改革,塑造科技全面支撐災害治理的能力。
懷進鵬建議,應深化系統研究,科學認識致災規律與防災減災方法,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災害關鍵科學問題,有效防范和減少災害損失;拓展信任合作,提升全球災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推動共享科研成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