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社會的起源與發展是國際考古學研究的核心議題。閩北地區是“多元一體、兼容并蓄、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社會復雜化研究中,該地區常常被忽視。8月1日,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的科研團隊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上發表了一項題為“Compositional analysis of black-slipped pottery from the Hulushan and Maoershan kiln sites: Insights into social complexity in northern Fujian”(《葫蘆山與貓耳山窯址出土黑衣陶成分分析:洞悉閩北地區社會復雜化》)的前沿研究,通過對閩北地區黑衣陶的深入分析,重新審視了這一地區社會復雜化的獨特一面。
這項研究首次使用便攜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pXRF)對距今4000-3500年前福建浦城縣貓耳山窯群(2005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和武夷山市葫蘆山窯群出土的馬嶺類型黑衣陶進行化學成分分析,討論了閩北地區兩個可能的區域生產中心的黑衣陶生產特點。研究發現,雖然貓耳山和葫蘆山所處的閩北山區環境復雜,兩個窯群相隔較遠,但其黑衣陶產品的化學成分具有高度一致性。這一發現表明兩個窯群共享制陶技術和知識,且兩個窯群所代表的人群可能同屬于一個更大的社會體系。此外,兩地陶工都有意識地生產兩種不同質地的產品,這進一步暗示了當時可能存在的社會分化和等級差異。
這一研究不僅揭示了閩北地區社會復雜化獨特和易被忽視的一面,也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來理解社會復雜化進程。閩北地區在距今約4000-3500 年前鮮有發現如黃河中下游特別是中原地區那樣的高規格墓葬、精美稀有的隨葬品、大型公共建筑或城址,但研究所揭示的大范圍地理區域內制陶知識和技術的共享以及專業化生產的存在,都暗示著陶器生產技術達到了一定程度的精細化水平,這些可能正是閩北地區社會復雜化的具體表現形式。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對閩浙贛交界區的聚落和墓葬遺址中發現的馬嶺類型黑衣陶進行分析,并將其與兩大窯址群所產陶器進行對比,以確認閩北地區是否存在中心式陶器生產組織(大規模集中化生產),探究該地區黑衣陶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網絡,并進一步評估黑衣陶的生產與使用在閩北社會復雜化進程中的作用。
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王文婧助理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閩江學院黃運明副研究員為論文共同作者。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付琳副教授、徐文鵬副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廈門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的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