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再次吸引全國的目光,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這里隆重舉行。
當91歲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顧誦芬院士和86歲的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王大中院士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時,現場掌聲雷動。
人們向至高榮譽致敬,為潛心科研點贊,為累累碩果歡呼。
大會開始前,當鐘南山院士等人陸續步入會場時,掌聲如潮水般涌起,在莊嚴的大廳內回蕩,經久不息。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顧誦芬院士和我頒獎,我深受鼓舞,也感到無上光榮。這份榮譽不僅屬于我個人,也屬于我們的團隊,屬于所有愛國奉獻、努力拼搏的科技工作者?!蓖醮笾性诎l言中說。
知難而進 要有“十年磨一劍”的韌性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大會上,李克強總理指出,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尊重科學規律,推動自由探索和問題導向有機結合,保持“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和耐心,強化長期穩定支持,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大投入,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加強高?;A學科建設。
“我國到了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堅實的基礎研究支撐?!蹦戏娇萍即髮W校長薛其坤院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高水平的自立自強要建立在一個非常好的基礎上,就像我們蓋大樓一樣,基礎越雄厚,樓蓋得越高,“今天,總理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要性,是符合時代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span>
持續激勵基礎研究,正是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的一大亮點。國家自然科學獎評選出一批原創性成果,有些聚焦基礎研究,如數學在現代數論的前沿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也有些瞄準應用基礎研究或民生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如“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研究成果加速了我國消除麻風危害的進程。
一項研究成果的取得,背后往往是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勤奮。來自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的數據顯示,2020年度獲獎項目平均研究時間是11.9年,其中,研究時間10—15年的項目數量最多,占比38.9%。
“我們的科研團隊正是在多年奮斗中形成了‘知難而進、眾志成城’的精神。同時,還要心無旁騖,專注、勤奮,具備‘十年磨一劍’的韌性?!蓖醮笾谢貞浀?,建設高溫氣冷堆歷時40多年,沒有一批耐得住寂寞的科技工作者的長期堅持,是不可能完成的。
松綁減負 讓科研人員有更大自主權
“在參與核能領域科研工作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實現自主創新,必須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勇于挑戰‘無人區’,越是艱險越向前?!蓖醮笾斜硎尽?/span>
創新需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需要定力和耐心,更需要厚植創新土壤,營造寬松的社會氛圍,讓愿創新、敢創新、能創新者輕裝上陣。
李克強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打破制約創新創造的繁文縟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切實給科研人員松綁減負。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和監督體制,落實責任制,確保各項下放的權責接得住、管得好。
在薛其坤看來,要尊重科學研究的規律,把自主權下放給真正戰斗在一線的科學家,科技體制的改革或者改進,都必須圍繞科研人員展開,以人為本。
“回顧60多年的科研經歷,建堆報國、建堆育人,始終是支撐我奮力前行的動力源泉。在我看來,能夠一輩子為國家核能事業做些事情是幸運的,也是值得自豪的?!蓖醮笾械脑捳Z回蕩在人民大會堂。
獲獎者代表、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在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政策點贊的同時,也表示知識分子要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我們做對地觀測與導航技術的人,要解決天空地遙感智能處理面臨的難題,為老百姓提供快速、靈活、準確的智能服務?!?/span>
探索無止境 闊步邁向科技強國
瞄準未來,再度起航,這是獲獎者的共同心聲。
“今天習近平總書記為‘嫦娥四號’頒發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國家對探月工程、對中國航天的褒獎,我和團隊都非常激動、非常高興?!笔峙醌@獎證書的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興奮地說。
目前,“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工作了兩年多,這是世界上在月球工作最長的航天器。吳偉仁坦言,獲獎只是新的起點,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沒有止境,“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span>
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的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激動之余倍感壓力,“獲獎只是對我們過去工作的肯定,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還有很多難題要攻克,未來我們要更加努力?!?/span>
“總書記向我表示祝賀,還念出了我的名字,我非常感動?!北本┐髮W高文院士走上人民大會堂領獎臺,代表超高清視頻多態基元編解碼關鍵技術研發團隊接過了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證書,心中感慨萬千:國家這么重視、支持科技工作,是科技工作者的幸事,一定會繼續努力。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高級工程師周乾從事的是中國古建筑保護和修復工作,此次他和團隊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視科技發展,重視科技人才培養,親自為我們吶喊助威,這給予我們莫大的動力,我們在科研道路上也會更加努力,為邁向科技強國而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