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社區治理是新時代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社區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探索,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社區治理與智慧社區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
智慧社區是應用信息技術規劃、設計、建造和運營社區基礎設施,促進公共服務和便民利民服務智能化的一種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創新模式,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更是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促進社區和諧、實現新型城鎮化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作為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需從人才保障、技術保障、資金保障和創新體制保障四方面對智慧社區進行著重探索。
人才與技術缺一不可
在人才保障方面,智慧社區的發展建設,需要技術型和管理型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一方面,應該規范優秀人才的引進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強已有社區工作者技術素養和管理能力的培訓和教育。國家圍繞智慧社區的人才需求,已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進行保障,如2016年6月,民政部、國家發改委印發了《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通知,該通知指出,要把社會組織人才納入國家人才工作體系和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
除了人才保障外,技術保障也不可或缺。
智慧社區建設需要整合多種居民數據資源,確保居民信息登記的真實性、準確性,構建高效便捷的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系統,充分實現信息共享,深入挖掘居民信息數據的價值,使社區居民享受優質的社區生活。同時,需加強智慧社區的硬件建設,政府部門應采取切實措施,協調企業、社區組織等多方資源,優化社區工作的電子信息設備,及時更新計算機硬件設施及軟件系統,提高社區服務手段的智能化程度。智慧社區建設的關鍵技術保障包括: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擴大4G網絡覆蓋,開展5G研發試驗和商用;推進下一代互聯網演進升級,加快實施下一代互聯網商用部署;消除寬帶網絡接入“最后一公里”瓶頸;提升云計算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物聯網發展,提升云計算設備和網絡設備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寬帶網絡、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促進信息消費;完善相關標準體系,制定國家或行業大數據平臺技術標準,構建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標準體系。
改變單一資金投入方式
在智慧社區的建設中資金保障也至關重要,一方面要加強政府部門的財政投入;另一方面要招商引資,加強企業和社會力量的資金支持。政府部門作為社區建設的主體,應該不斷加大投入,確?;A設施建設。
另外,要切實保障智慧社區建設所涉及的軟硬件支出。通過提供政策優惠和保障,倡導實力雄厚的企業將資金投入到智慧社區的建設中來。改變單一的投資方式不僅可以減輕政府壓力,更可以為智慧社區的建設提供更好的管理模式與內生動力。智慧社區建設的政企合作模式可以極大促進各種智慧社區建設資源的優勢互補與有機結合,保障智慧社區健康、可持續運營。具體而言,應該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優化政府投資結構,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智慧社區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允許有條件的地區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規模,加大財稅支持,優化資源配置;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健全政府監管機制,發揮通信運營商、信息服務商和軟硬件供應商在技術、人才、資金和信息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勢,降低智慧社區建設和維護成本;創新完善籌融資模式,在完善相關建設的法律法規和健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允許發行債券,設立專項基金、保險資金。
智慧社區建設離不開制度保障
智慧社區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而創新發展離不開制度保障。建議建立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項目立項和經費分配機制、成果轉化機制、創新激勵機制、創新評價機制、多單位聯合的協同創新機制、公共技術支持機制,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和公益性技術的研究。同時,未來社區經濟的主題可以是“服務+體驗+共享”,社區共享經濟醞釀著社區新業態、經濟新模式以及社區經濟發展的無限潛能,可以推動城市社區的社會融合。
我們還需著力推動智慧社區建設與社會治理創新融合,運用大數據推動社區治理,切實推動社區治理落實到“最后一米”,更多地發揮人的積極性,圍繞社區居民需求,提升居民參與度,以居民滿意度為重要參數,最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深刻,改革發展成果會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居民。構建完善的社區治理創新體系,順應著新時代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需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科技、文化等手段,構建權責明確、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社區治理體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