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中國紡織化纖的綠色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近日,由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辦,以“奔向零碳,眾行向新”為主題的中國再生紡織行業可信體系——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STCP)在線上發布。
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也稱為再生纖維)作為行業推進資源節約利用的代表,已逐漸在消費者中獲得普遍接受和認可。我國雖然具備完整的再生纖維產業生態鏈,但缺少對再生纖維及其制品的追溯體系和可信認證體系,以次充好,比例不清,監管標準、測試方法、次品換算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頻頻出現,需要通過更清晰的路徑和更有效的鑒別手段,助力行業可持續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構建技術先進、高效協同的STCP,對促進再生纖維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在線發布會上,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平臺運營負責人曹秀雨說,STCP不僅向瓶片廠、切片廠、紗線廠、面料廠、成衣及品牌商提供輕量應用、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在線交易等服務,還將幫它們實現生產數據、倉儲數據、物流數據、交易數據的可信上鏈。讓采購、原料入出、生產消耗、絲餅、箱、成品入出、發票、綠色認證等數據可在線查詢。通過平臺的數字化應用,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可信升級,按平臺的標準進行生產、出入庫、物流等數據的管理,向平臺授權實時、可信、有效的數據。
目前,平臺正在進行第一階段實廠內測,完成基礎數據的搭建,打造從廢料回收到面料出廠的完整可信鏈路,通過打造可信標桿,基于可信質量的統一要求,建設再生化纖數字化品牌,建設數字化可信標準,實現生產、流通和交易的標準接入,搭建行業平臺架構,上架數字化可信服務。
國內運動品牌方代表表示,循環再利用是一種利國利民的長效機制,目前廢舊紡織品大致有政府支持的廢舊衣物回收、民間組織自發回收、品牌服裝企業自主回收等回收途徑。我國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率不高,基礎原料對外依存度很高。他認為,當前行業對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的宣傳力度不夠,企業和消費者缺乏參與意識,需要全社會及廣大公民主動參與并行動起來。
他強調,提高材料的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