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科技創新重要論述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進入新發展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更加明確提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科技創新要做國家發展的“安全閥”、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協調發展的“千斤頂”,切實推動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早日實現。
一、共同富裕具有豐富內涵,科技創新的著力方向在于做大做好蛋糕
共同富裕是一種更高級的社會形態。首先,以富裕為前提,在經濟層面,體現為居民收入和資產上的物質富裕;在發展層面,表現為高品質的精神富裕和全面發展。其次,以全體人民為范圍,表現為人與人、區域與區域、城鎮與鄉村之間差距縮小的共同富裕。再次,以時代變化為視角,共同富裕標準會隨時間而調整,要以動態發展眼光看待,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不可能齊頭并進。最后,實現共同富裕任務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富裕更加需要共同奮斗,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自然而然實現。2021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從整體看,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的引領性、擴散性和滲透性等特征優勢,將系統發力的著力點放在繼續做大蛋糕、做好蛋糕上。
二、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作用
1.國家發展的安全閥:科技自立自強為國家發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筑牢根基。
科技是大國崛起的基石,共同富裕是中國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圓夢的集中體現。在國際競爭環境日趨激烈而復雜的未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仍是我們發展的最大隱患。突破守成大國對新興大國的遏制壁壘,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必須扎實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重要的是牢牢把握科技主動權、創新主動權和發展主動權,抓住科技自立自強這個“牛鼻子”是制勝之道,也是立國之本。樹立科技創新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第一道“安全閥”的認識,切實增強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防范化解各類重大風險,保障科技安全、產業安全、經濟安全,避免科技霸權、軍事霸權影響國家的發展,真正筑牢我們走向共同富裕的根基。
2.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科技創富”為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動力源泉。
共同富裕是高質量發展的共同富裕,不是低水平共同富裕。從國際經驗看,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遭遇老齡化導致勞動力短缺時,容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國家困于國際分工的低端鎖定成為前車之鑒,而韓國、日本依靠科技進步打造競爭優勢樹立了正面范例。2021年我國GDP總額達17.72萬億美元,人均GDP達1.2551萬美元,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但要躍升為高收入國家需要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翱萍际堑谝簧a力”,一項技術的突破可能創造一個新細分行業??茖W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全社會財富創造能力,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新產業、新業態,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做大社會發展的“蛋糕”。同時,依靠科技創新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推動經濟“質的穩步提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做好高質量發展的“蛋糕”??傊萍紕撔聦槲覈哔|量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這一體兩面提供不竭動力源泉。
3.協調發展的千斤頂:以人民為中心的科技富民鍛造撬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戰略支點。
“國之稱富者,在乎豐民”,共同富裕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根本立場的鮮活實踐探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全體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全體人民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真正做好14.12億人口、各個?。ㄊ小⒆灾螀^)的平衡發展,加快我國向“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社會轉型發展。具體來說,撬動更多區域、更大范圍的科技富民要把握住三大戰略支點。
民生科技能促進普惠發展。民生科技是科技惠民的最直接方式。科技創新的終極目標是為以人民為中心服務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萍紕撔禄菁懊裆呀洕B透到人口健康、交通出行、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等人民群眾關心的方方面面,科技使得農民增產增收、居民出行方便快速、信息傳遞縮短時空、病痛緩解壽命延長。近年來,我國重點研發計劃中用于社會民生領域的項目數和經費投入分別達到42%和40%。通過設計民生科技的長期支持機制,依靠科技解決更多民生領域的問題,提升全體人民的社會福祉。新時期,我們仍要繼續擴展新技術在民生領域的應用場景,讓科技賦能人民高質量物質生活、高品質精神生活。
協同創新能促進協調發展。協同創新促使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跨區域深度合作。一方面,技術擴散和轉移加速科技創新的輻射帶動效應,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當前,制造、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領域的新技術呈現群體性迸發態勢,科技成果更多集中在科教資源優勢突出的東部沿海地區,這些新技術不斷向全國推廣并應用,帶動后發地區提升產業科技含量和競爭力。2019年北京技術交易合同流向外省市的合同數和成交額分別達到58%和50%,技術擴散帶動全社會提質增效。同時,我國不斷加強東西部科技創新合作,開展更加廣泛區域性城市群協同創新,新成果更快捷、更廣泛、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地區的人民,縮短區域間、城鄉間的發展差距。
包容性創新能促進共享發展。包容性創新旨在促進技術和創新訣竅在更廣泛的人群中利用,為社會底層群體、弱勢群體創造更加平等的機會,彌合群體間財富差距。包容性創新通過滿足相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群體對科技創新的需求,增加底層群體參與創新創業的機會。包容性創新吸納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廣大農民參與到國家創新體系中,讓更多居民共享發展。